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加拿大“特殊”行政区探析——以努纳武特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国家产生后国家建构就是一个持久性的议题,国家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面临着国家建构的任务。虽然每个国家的建构进程有着该国的特色烙印,但不可否认国家建构也是具有共通性的,是可以借鉴和探究的。  努纳武特行政区是加拿大国家成立后疆域内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结果,是当地的因纽特人与联邦政府、西北政府近三十年谈判的结果,是因纽特人实现的自治政府和公共政府;是通过民主的、和平的、非流血的和解方式产生的结果;也是原住民的合法抗争的结果。本文认为努纳武特地区的建构是加拿大国家建构过程的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加拿大的国家建构的发展。探究努纳武特地区的建构对于那些寻求更好建构的人们有一定意义的借鉴。  本文尝试从国家建构的角度去探究这个“特殊”行政区,分析这个特别行政区是如何建构的:从促成因素、成立过程、建构合法性、呈现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入手,一一展开。目的是要将这个特殊的行政区的建构展现在大家面前。  本文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努纳武特地区的国家建构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努纳武特是在加拿大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的互动中产生的,外部的政治建构为努纳武特地区成立提供了坚定的制度基础,内部的民族建构起到了的良好促进作用。第二部分对努纳武特地区产生的过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努纳武特是主体互动博弈下的产物,博弈内容包括制度选择、制度设计、制度完善,这些推动国家建构的进程。第三部分是努纳武特建构合法性的分析,这是检验合乎正义性的维度。第四部分分析了努纳武特行政区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呈现的特殊性。第五部分则是对建构后的行政区带来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做进一步分析。  努纳武特是加拿大国家建构和民族建构互动下的产物。努纳武特地区的成立使长期排斥在现代化浪潮之外的土著人恢复殖民者来之前的权利,使土著人增强地区、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使他们体认到自己是“加拿大人”。包容差异和平等承认的非均衡的联邦制度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为努纳武特地区的成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土著人的自治传统和自觉意识为其建构起着推动作用。努纳武特地区的成立体现了加拿大国家建构的成功因素,是值得探究的。随着北极地区日益被人关注,努纳武特地区地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其他文献
合会作为一种自发的民间资本融通方式,依托于东方社会家族、宗族的团结观念,民间互助合作等传统文化而生。与以往大多数的民间法或习惯法研究带给人们的印象不同的是,合会这种历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以来,虽不完善却被司法实践适用了二十几年,虽暴露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却适用至今而没有被修改。其中对第三人制度的规定就更显笼统而不具体
信访制度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鉴于信访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信访制度的完善也势在必行,但怎么完善才能既符合当前政治体制、中国国情,又符合法治理念
我国宪法学界普遍承认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统一性,然而有关选举权利的研究却建立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彼此分立的基础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政治权利的权
部门定点扶贫作为中央扶贫开发的重要补充力量,不仅承担着转型时期国家整合基层力量、充实基层资源、实现现代国家成功构建的重要职责,而且体现了这一时期国家基层治理方式的转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9年计划生育在上海拉开帷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
孟加拉和中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良好的关系。1971年孟加拉独立后,作为邻近国家,中国和孟加拉保持着举世瞩目的外交关系。自1975建立这一关系以来,两国都试图使双边关系取得积极成
安全,无论是对于单个国际行为体还是某一地区组织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国际政治课题。东盟地区,因为其复杂的地缘状况,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东盟自成立以来便开展了
近期节目持续跟踪了一个铂金版会员实盘账户,这个会员是去年11月19正式入会,初始资金200万,当时市场略有反弹,但我知道后面有一跌,所以第一周账户空着等待机会,但第二周大盘开始破位,尤其是11月27日大盘跌破2000点后,我知道机会来了,在下跌过程中,账户开始买入股指期货,但大盘并没有立刻止跌,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但我当时强调不用怕,我强调大盘整固二三个交易日后就会企稳,而且会产生一波有力度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