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院(系)职员是高校重要的组成人员之一,是提高高校管理质量的基础力量,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高校院(系)职员的工作绩效情况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作者通过问卷、访谈等调查形式和文献分析研究,对高校院(系)职员的绩效现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影响高校院(系)职员绩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职员的专业素质相对低下,缺少专业化培训;二、高校现有管理模式的制约;三、职员地位及队伍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校院(系)职员的绩效必须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简单的精简人员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借鉴国外高校运行模式,根据国情重构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职员岗位设置。但根据目前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尚未成熟、职员救济制度尚未建立等实际情况下,最迫切需要的是要实行多元化的职员培训体系,提高院(系)职员本身的专业素质。同时,要不断营造良好的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对高校管理的重视,完善职员制度。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案。第一章主要说明了院(系)职员的构成,分析了他们工作的内容、特点等,并根据文献研究分析了高校院(系)职员管理制度的现状。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高校院(系)职员绩效的内容,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对高校院(系)职员工作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结合文献,根据调查的情况深入分析高校院系职员的绩效现状,探究影响高校院(系)职员绩效的原因;第四章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校院(系)职员绩效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