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常用滋补中药材,其蜜炙品较生品的补中益气作用显著提高,临床常用蜜炙黄芪替代黄芪生品以提高其补气疗效。但蜜炙黄芪有效化学成分及对应的药效学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考察黄芪蜜炙前后的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对其水提物作用于脾气虚大鼠模型的药效学作用进行分析与评价。实验运用UPLC/Q-TOF MS技术对黄芪蜜炙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包括PCA、PLS-DA对蜜炙前后化学成分进行模式识别分析,通过VIP值筛选出具有蜜炙前后差异性的化学成分;采用疲劳加限制饮食的方法建立中医脾气虚大鼠模型,考察黄芪蜜炙品和生品水提物对该大鼠模型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和相关细胞因子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蜜炙黄芪的UPLC/Q-TOF MS分析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17个,皂苷类13个;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9个蜜炙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其中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6’’-O-丙二酰酯含量显著减少,而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所提高;建立的脾气虚模型大鼠的体重、血清D-木糖吸收量、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减少。黄芪蜜炙品、生品水提物干预后模型组大鼠的体重、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得以恢复,且蜜炙品效果优于生品;黄芪生品、蜜炙品水提物能使模型组大鼠的IL-1、IL-2、IL-6、和TNF-α降低,而IL-4、IL-10显著升高。黄芪蜜炙后主要是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总皂苷类的含量有所升高,提示黄芪蜜炙有利于其皂苷类成分的溶出,加热过程可能造成某些基团的丢失而产生一些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筛选得到的9个蜜炙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可能是蜜炙黄芪补中益气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黄芪蜜炙品较生品能更好地改善脾气虚大鼠的相关生理生化及免疫学指标,推测蜜炙黄芪发挥药效作用与其调节脾气虚大鼠的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提高免疫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