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理论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是工程结构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技术是当今土木工程中的一个前沿性研究领域.该文在目前国内外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消能减震结构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是消能减震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各种设计方法的精度和适用性对消能减震结构设计至关重要.该文从阻尼器的性能特点出发建立了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和动力平衡方程,导出了结构的附加刚度矩阵和附加阻尼矩阵.由于消能减震结构体系加设了消能装置而不再具有经典正则模态的正交性,故传统的实模态叠加法不再适用,由此引入复模态法、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规范》中基于变形能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求解结构的响应,并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了阐述和理论推导.然后以十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基础,针对8种工况,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结构的等效阻尼比和位移;针对12种不同场地类型不同设计地震分组,同样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结构体系的位移,其中复模态法采用了57条强震记录,以此验证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基于变形能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精确度;采用复模态法分别针对8种工况、12种不同场地类型不同设计地震分组计算结构体系的减震效果.最后探讨了消能减震结构体系设计中的基本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设计规定.
其他文献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广泛应用于边坡的加固工程中。目前,国内外设计规范尚无条文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方法作出规定。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工程,均根据经验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一项规模大、周期长、资金耗费大、影响因素多且较为复杂的工作,其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本文为此系统论述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程序、
过去,网架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异常而非传统的结构,而现在却已被普遍地接受,成为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深受喜爱的结构。网架结构具有空间刚度大、体系稳定、抗震性能好、受力合理等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体系。根据“强墙肢弱连梁”的设计思想,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联肢剪力墙中的连梁应先于墙肢屈服,并形成塑性铰来消耗地震能
建筑业的改革,要围绕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来进行.投资估算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决策、基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严峻。我国的自然资源已日渐枯竭尤其是林木资源,人均消费量低于世界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加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它不需要预留孔道、穿筋、灌浆等复杂工序,简便了操作,加快了施工进度。无粘结预应力筋摩擦力小,且易弯曲成各种形状
本文结合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土—结构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考虑基础埋深与地基变形影响时排架结构自振周
该文提出耦合分析法来研究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的问题.首先阐述了有限元、无限元和GOODMAN单元耦合的基本原理;借鉴了土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利用比较合理的土动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会对高铁列车的运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有必要研究和建设高铁报警和紧急处置系统。以往高铁报警阈值主要是以峰值加速度为指标,而峰值加速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