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个体化同步加量放疗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对颅底骨质有破坏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通过核磁共振评价放疗疗效,对其进行个体化同步加量放疗,与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相比,在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有颅底骨质破坏,无远处转移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7例,在放疗第15次时评价放疗疗效,根据RECIST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若未达到PR(患者肿块直径缩小比例<30%),则进行颅底同步加量,反之则不予颅底同步加量。同时收集该时期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影像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经常规放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1例。收集与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放疗方式的鼻咽癌患者在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3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放疗第15次时测得肿块直径缩小比例≥30%(即达到PR),未行颅底同步加量;34例患者缩小比例<30%(即未达到PR)全部行颅底同步加量;对照组41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放疗,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满30个月。1.研究组1年、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97.2%;对照组分别为90.2%、82.9%。研究组较对照组在1年、2年有更佳的局部控制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P=0.022)。研究组中位复发时间为26个月,对照组为个15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1年、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1%、83.3%;对照组分别为85.4%、78.0%。研究组较对照组在1年、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稍高,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4,P=0.445)。研究组中位远处转移时间为10个月,对照组为个11.5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1年、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78.4%,对照组分别为75.6%、61.0%。研究组较对照组在1年、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都表现出优势,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9,P=0.088)。研究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0个月,对照组为12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3%、97.3%,有1例患者在放疗结束后第6个月因鼻咽部大出血抢救无效导致死亡;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对照组较研究组总生存率稍高,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P=0.292)。5.统计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味觉障碍、放射性皮炎、声音嘶哑、听力障碍、放射性呕吐、视力减退、体重减轻、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放射性脑病共13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肿瘤野内同步加量放疗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对于有颅底骨质破坏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通过行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来评价放疗疗效之后,对其进行个体化颅底同步加量放疗,与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相比,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且未增加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节约了医疗资源,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在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方面,颅底肿瘤野内同步加量放疗较常规放疗未体现出明显的优势,需进一步研究出更佳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对终末期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快速改善肝功能并提高患者生存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间158例行超声引导下PTCD姑息治疗终末期MOJ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时间。1.158例终末期M0J患者超声引导PTCD术前及术后1周内肝功能指标比较,判断PTCD能否快速改善肝功能。2.PTCD左侧置管组、右侧置管
[目的]探讨基于 ESA(Europe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y)指南的非药物干预对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Postoperative Delirium)的应用效果,观察该干预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情况、患者自理能力、营养情况以及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的影响,最后得出该干预方法对此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
[目 的]探索SAA、PCT、CRP、白细胞总数4项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31日至2021年01月31日于玉溪市儿童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60例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排除临床表现相似而并非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超过3天、入院前已经过抗感
[目的]通过收集听神经瘤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患者临床资料,明确上述因素与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影响听神经瘤手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患者手术预后及改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8年9月到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126位住院手术病人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根据house-b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估有无面瘫,并
[目 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4C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制定4C延续性护理干预计划,明确本研究对患者院外康复的应用价值及意义,为今后4C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指导。[方 法]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胃与小肠外科96例肠造口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
[目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形成的原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攻击人的免疫细胞使人的免疫屏障受损。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跨世纪难题。据初步统计,从截至到2019年10月底,我国累计确定HIV
[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普通HFMD病例多具有自限性,但重症病例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可引发HFMD重症,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样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的神经系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肺结节量化参数评估CT上表现为GGN(pGGN和mGGN)的早期肺腺癌不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胸外科或老年胸外科患者,经胸部HRCT检出GGN,并进行亚肺叶/肺段/肺叶切除,手术病理提示早期肺腺癌。最终纳入114例pGGN患者(AIS:29例,MIA:39例,IAC:46例),其中女性、男性比例为79/35,平均年龄为
[目的]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是一种由N-乙酰胞壁酸与L-丙氨酸-D-异谷酰胺的短氨基酸链连接而成的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短肽。人们对MDP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修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有效地提高其佐剂活性,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本实验探讨MDP用作佐剂在新冠亚单位重组蛋白疫苗的效应,以期在体内提高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方法]所用动物品系为Bal B/C小鼠,雌性,6至8周
[目 的]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同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建立基于膀胱癌干细胞的转录组学、定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多组学分析以寻找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过程中涉及的具体通路以及相关基因,为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 法]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使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同时通过形态观察、RT-q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