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粒重位点TSWA7a的遗传定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粒重是油菜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遗传控制对油菜高产育种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早期工作在甘蓝型油菜A7染色体上定位到两个千粒重QTL主效位点TSWA7a和TSWA7b。本研究主要利用回交群体双亲构建的高世代回交群体对其中的TSWA7a位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  1.以回交群体的J7046(亲本B)为轮回亲本,构建了TSWA7a位点的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BC6F2和BC7F2,利用BC6F2群体的交换单株,构建了BC6F2∶3群体。  2.考察了BC6F2群体B亲本回交背景的千粒重、十角果长、十角果粒数、十角果种重和开花期表型。这五个性状都呈连续分布,具有双侧超亲分布的趋势。除了B回交背景千粒重表型外,所有性状均偏向轮回亲本。  3.利用TSWA7a位点的四对侧翼标记对BC6F2群体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利用筛选得到的46个交换单株对TSWA7a位点的区段加密了11对Indel标记。构建了一张遗传距离为38.7cM的A7染色体局部遗传连锁图谱。  4.通过对BC6F2群体和BC6F2∶3群体进行QTL扫描,在千粒重性状上扫描到了TSWA7a位点,该位点能够解释13.3%的表型变异,LOD值为13.54,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值分别为-0.196g、-0.045g。同时,根据加密的标记结果将TSWA7a位点从原来定位的3.1Mb缩小到442kb的范围内。  5.通过构建双亲本J7005和J7046的BAC文库,利用三对覆盖TSWA7a位点的标记,从整板混合池、横排混合池、纵列混合池三个维度对BAC文库进行了三轮筛选。分别在BA07-120、BA07-74、SSR434三个标记中筛选到56、30和15个阳性克隆。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化控技术在寒地高产玉米群体调控中的应用,2005-200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植物类试验实习基地,开展了延缓剂(乙烯利、多效唑、矮壮素)筛选,不同品种(谷玉19、丰田6号和平安18,平展型品种:绿源208、四单19、通单24和屯玉88)乙烯利效果试验、二因素(乙烯利浓度和种植密度)饱和设计试验。通过对玉米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玉米抽雄前喷洒乙烯利(4
干旱和盐胁迫是严重影响棉花生产的两大非生物胁迫因素。转基因技术是提高作物抗旱、耐盐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转AhCMO基因的五个棉花品系(CMO1、CMO2、CMO3、CMO4、CMO5)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干旱、盐胁迫下转基因品系之间、转基因品系与转化受体之间的生理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转入AhCMO基因提高棉花耐盐、耐旱性的相关机理。主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