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单位是重要的概念之一。从规定性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看,翻译单位可以指导翻译活动。从描述性翻译研究的角度看,翻译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状况。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翻译单位都非常重要。传统的翻译单位研究,只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讨论何种语言单位可作为翻译单位,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有声思维法被用于探索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为翻译单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借助有声思维法(TAPs),辅以试后问卷,和译文分析的数据分析模式,探索了 12名中国学生译者进行英汉和汉英翻译时的内在思维过程。拟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受试在翻译过程中是否有翻译单位的意识?(2):高分组学生译者和低分组学生译者在翻译单位的选择上有何不同?(3):翻译过程中翻译单位与翻译质量有何联系?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有翻译单位的意识。高分组学生译者和低分组学生译者在翻译单位的选择上存在异同。在英汉和汉英的翻译过程中,高分组学生的主观翻译单位和低分组学生的主观翻译单位都以句子和小句为主,差别不明显。但是高分组学生译者的客观翻译单位以句子和句以上单位为主;而低分组学生译者的客观翻译单位以词组和小句为主。通过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译者翻译单位的对比,本论文探讨了不同等级的翻译单位与翻译质量的关系。低等级的翻译单位,如词或短语,容易让译者寻求词与词之间的对等,忽略整体语境,造成误译和死译。中等级的翻译单位,如小句,能让译者在意义层面上把握语境,尤其是在长难复合句的翻译中,以小句为切分单位有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句意。高等级的翻译单位,如句子和句以上,能让译者对原文有较为宏观的把握,能使译者跳出原文表达方式的束缚,译文在意义上较为准确。此外,以句或句以上作为参照单位,翻译的时候不断参照语篇的整体意义,对具体语段、句子以及词汇进行决策,也更利于译者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本论文通过对比高分组学生译者和低分组学生译者在英汉和汉英翻译过程中选取翻译单位的差异,探索了不同的翻译单位和翻译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更有力的实证支持;同时也为翻译初学者提供参考,从而为相关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