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冲击电压波形作用下油纸绝缘的累积效应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其寿命周期内会承受多次雷电冲击电压的作用,这将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由于进线段衰减、折反射及绕组谐振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侵入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电压波形通常具有双极性和振荡衰减的特性,该波形与传统试验中采用的标准雷电波形相去甚远。为了合理确定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绝缘规格,在保证绝缘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备成本,有必要研究变压器内油纸绝缘在实际非标准冲击电压下的绝缘特性并与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进行对比。鉴于此,本文基于站内在线监测系统实际获取的变压器雷电侵入波形特征定义了典型的冲击电压波形,深入对比研究了不同冲击电压波形下油纸绝缘的击穿特性、累积击穿特性以及累积损伤特性,这不仅有助于完善对站内侵入冲击电压波形的研究,也能为合理确定变压器的绝缘规格以及站内雷电防护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基于实际监测获得的站内侵入波形进行了不同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击穿特性的试验研究。本文选取了双指数衰减冲击电压和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两种波形,对比研究了不同波头时间、波尾时间、振荡频率和半峰值衰减时间等参数改变时变压器内油纸绝缘的击穿特性,并采用统一的时间参数分析多种波形,探讨了预估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50%击穿电压(U50)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冲击电压波形下油纸绝缘的U50和V-t特性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波形分析确定了峰值上升陡度和波峰附近较高电压的持续时间是影响试品击穿特性的重要因素,并据此获得了预估油纸绝缘U50的计算流程。然后,基于不同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的击穿特性进行了油纸绝缘累积击穿特性的试验研究。本文获得了双指数衰减冲击电压和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两类波形下油纸绝缘的累积击穿特性,采用Weibull分布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的失效概率。针对不同冲击电压波形,分别对比分析了波形参数对V-N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改变波形参数时Weibull寿命模型中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均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V-N特性试验数据满足Weibull分布规律,其累积击穿特性受波形参数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更大。最后,基于油纸绝缘的累积击穿特性进行了多次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累积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本文从机械特性、表面形貌和电气特性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冲击电压累积作用后油纸绝缘各项性能及参数的变化规律,分别探究了双指数衰减冲击电压和双极性振荡衰减冲击电压作用下油纸绝缘的累积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冲击作用后油纸绝缘的机械特性有一定下降,绝缘纸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且电气性能有明显下降,累积损伤效应主要表现在油纸绝缘在累积过程中极性物质的生成和绝缘纸纤维结构的变形。
其他文献
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分析准确性和控制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些计算分析软件针对电力系统虽然给出了丰富的模型库,但由于缺少实际运行数据,计算时只好采用近似的典型参数,甚至不得不采用粗略模型,这直接导致分析结果可信度降低。在此情况下,论文开发了一种有较高精度和相当可靠性的电力系统模型参数辨识仪,它由数据采集卡和模型辨识软件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卡包括三部分:(1)开关电源,为确保采集卡的稳定
风力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导致风电并网后会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随着风电容量的增加,风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问题将成为制约风电场装机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塔影效应等气动效应的近似数学模型,并将其纳入了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中;在PSCAD/EMTDC环境下建立了风电场模型,并接入IEEE 5节点系统,通过数字仿真分析了气动效应的影响程度;在公共连接点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
Buck变换器应用广泛,比如可以为音圈电机、直流电机以及电子设备等提供直流供电电源。更高效率和更小体积的Buck直流调压电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Buck变换器进行研
随着由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降低损耗和减少电源器件成为电源设计中两个最重要的设计要求。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只要一
考古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所包含的与自然界和人类相关宏观、微观内容,为构建古代植被、农业及人类生活习性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然而,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并未像动物和人类遗存那
数字化变电站是基于IEC61850通信标准,采用了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能够实现智能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智能化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和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基于IEC 61850规约的数字化变电站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探讨未来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趋势。
本论文设计了基于TWACS传输方式的油井远程监测系统,此系统比较适合油田电网的现状。本文设计的监测信道实现方案成本低廉而且安装方便,无须在高压线路上添加设备,也无须在变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用户供电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配网结构亦发生变化,使得接地电容电流越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电网运行方式的多样化,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问题日益突出,而一些新出现的问题无法用传统的低频振荡分析方法进行解释。本文从能量传播的角度,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过程中机组的动能交换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机电扰动的传播特性角度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进行了研究,并用IEEE4机2区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所得结论对认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