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平稳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探寻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生态文明有多种路径选择,本文着重点在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运用法律思维和手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惩戒、教育作用,运用法律武器约束人们的行为,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文章以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汲取优秀思想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并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挖掘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得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法治化道路的结论。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和研究思路及方法。另外界定了关键概念,如生态文明、法治等,梳理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使得全文在概念上做到明晰。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自己对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同时挖掘本文写作的意义,以及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进行概念的辨析以及指导思想的梳理。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为切入点,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涵、发展、现实意义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同时,综合其他学术研究成果,吸收借鉴优秀理论,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的研究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个环节入手,按照这个逻辑顺序找出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更加明确法治是生态文明重要的实现路径,以法治来实现生态文明,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逐条分析解决途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谨慎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公正高效的法律法规实施体系,实现生态保护方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李约瑟著名难题"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对于此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众
根据党的十五大的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在本科和三年制专科开设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工具,历经数万次改革与发展。本文将探讨早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向“综合性学习语文”转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让学生整体提高听说读写的素质。这同时也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传授者、接受者再加评判者,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足以让语文教学创造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
巷道超前(电法)探测在地下工程尤其是煤矿巷道掘进的地质预报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需要,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解释方法和应用现状,就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做了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产业也突破了原有的发展模式,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作为旅游产业收入中占比较大的旅游购物增速放缓,旅游商品开发却没有同步发展,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特
对夯锤底面的形状进行改进,在夯锤底面增加4个半球,形成了异形夯锤,开展1∶8黄土模型试验.从夯坑深度、加固深度、平均应变以及孔隙比四个方面研究了在异形夯锤作用之下强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益革新,企业营销实践的日益丰富,顾客消费意识的日益强化,新营销模式也逐步走上历史舞台。首先从新营销模式的特征分析入手,分别解析了企业与顾客两端
影响程度分析分为独立影响程度分析和联合影响程度分析。传统的影响程度分析方法难以兼顾二者,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受困于影响因素数目过多以及因素之间复共线性的干扰。部分
<正>近年来,含多肽嵌段的聚合物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已有的报道中大部分聚合物结构较为单一,合成杂臂星型的多肽嵌段聚合物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中,我们首次采
<正>项目名称:"秀"委托单位:中国银泰集团项目地点:北京银泰中心裙房屋顶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用地面积:3 636 m2建筑面积:1 350 m2结构形式:钢框架建筑层数:1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