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INS)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但是由于其口服易受胃中环境及酶的降解,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使得胰岛素的口服给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溶液,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频繁的给药,这会导致患者注射部位的组织病变,低血糖症状,减少了患者的顺应性,因此开发胰岛素新型的给药系统极为重要。其中,长效的缓释微球剂型,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可以保护胰岛素的稳定性,又能够减少患者的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本文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INS/PLGA微球,试验中通过考察PLGA浓度,PVA浓度以及载药量等制备因素,并对W/O/W与S/O/W法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的微球进行了扫描电镜、红外、差式扫描量热及载药量、包封率的表征,研究发现所制得的载药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在50~150μm,包封率达到74.01%左右,红外扫描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胰岛素很好的被包裹在了微球中。载药微球体外释放试验考察了PLGA浓度,PVA浓度以及载药量等对微球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同时又比较了不同药物微球的体外释放及基质降解情况,数据显示,药物微球的体外释放受药物本身性质的影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药物在释放介质中溶解度大的,释放速率相对比较快。INS/PLGA微球体外释放30天时,累积释放量达到89.3%。以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通过腹腔注射一定量的四氧嘧啶的方式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了胰岛素微球的降血糖效果研究,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载药微球中的胰岛素具有药物活性,糖尿病大鼠的相对血糖值由最初的100%降低到40%左右,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同时用牛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下糖尿病大鼠的体内胰岛素含量的浓度范围为:4.0~8.0mIU/L,最终的Person相关性数据拟合发现,胰岛素微球的体内释放数据与微球的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为0.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