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整个语言系统而言,相对于语音、句法,词汇的变化是最为显著与迅速的,汉语当然也不例外。从几千年前以单音节词占据主体地位发展至当今双音节词的广泛使用,从单词数量的相对贫乏到各种新兴词语的大量涌现,词汇,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所选论题——介宾式复合词,在此前的诸多讨论汉语构词法的著作中,还未见到有专门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我们认为,介宾式复合词的存在确实已属无可争议之事实。汉语复合词的组织规则一向与句法接近,其中的主谓式、动宾式、动补式等早已为众人所熟知,而介宾式也同属句法组织形式之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介宾式也是一种潜在的构词方式。伴随着词语双音节化的发展趋势,部分介、宾的高频共现,使得它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联系不仅使得介与宾各自语义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同时也促使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变得更强。这种介、宾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旦突破了某个临界点,就会使当初的介宾短语词汇化,成为现在的介宾式复合词。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复合词其数目虽然不在多数,但它们的存在将进一步证明汉语词类构成方式的多样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制约介宾式复合词形成的三大前提条件,同时拟采用五项鉴定标准来区分介宾短语与介宾式复合词之间的异同。在将介宾式复合词从介宾短语中离析出来以后,本文接着从历时角度出发,对介宾式复合词的源流做了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介宾短语在其词汇化成为介宾式复合词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并不整齐划一,可以有典型的介宾式复合词与非典型的介宾式复合词之分。而其中以介词悬空方式形成的介宾式复合词,其特点最为显著,值得一提。最后,本文从词性的角度出发,对介宾式复合词的范围类别作出较为系统的描写,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稍作预测,从而完成本文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