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风格是学生学习新材料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独特结合。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随着人们对个体差异性的逐步注视,学习风格逐渐被成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因材施教,实施教育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学习风格正是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喜好的差异性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性,用一套科学严谨的理论去指导和帮助教师和学生。使得师生的教与学能得到良好的配合,能将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本研究采用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和学习时间偏爱测定量表(LTPI)对武汉市407名高中学生学习风格和时间偏爱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高中生学习风格现状及其与性别、学校和年级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的学习风格的总体现状是从信息的加工方面看,大多数的高中学生是活跃型的;从信息的感知方面来看,一半的高中学生是直觉型的;从信息的输入方面讲,决大多数高中学生是视觉型的;从信息的理解方面来讲,一多半高中学生是序列型的。2、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偏爱方式的总体现状是高中学生四种学习时间偏爱方式的分布的差异极为显著。其中夜晚型(猫头鹰型)最多,清晨型(百灵鸟型)次之,上午型和下午型的最少。3、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分析得到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和生源无明显相关性;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生性别无显著性差异;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至少在高一年级已经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故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年级无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物理教学提出如下对策:(1)将“循环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中去,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相匹配的教学方式的循环过程进行物理教学。(2)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基础上,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提供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情境,从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不仅仅知识的技能还是在学习方法的活动中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