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声速轴流压气机自循环机匣处理的数值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燃气轮机的制造与设计水平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其中压气机作为燃气轮机中的重要部件,对燃气轮机的总体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压气机来说,提高其失速裕度一直是燃气轮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的端壁处理技术,自循环机匣处理具有提升压气机失速裕度的同时不降低压气机效率的优势。本文研究以跨声速压气机Stage37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探究了 Stage 37的不同工况下的流动规律和引发失速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离散式自循环机匣处理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的喷气位置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接着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全周式自循环机匣处理对压气机叶尖区域流动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设计出了具有良好扩稳能力的全周式自循环机匣处理,为全周自循环机匣处理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研究表明在设计转速下,离散式自循环机匣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动叶叶尖处泄漏涡的破碎程度,消除叶尖区的低相对总压气体的范围,推迟压气机失速的发生。对不同的喷气位置研究发现,喷气位置在动叶上游处的机匣处理扩稳效果最好,喷气位置在动叶前缘附近处的机匣处理对泄漏涡破碎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设计转速下,对全周式自循环机匣处理研究发现,喷气轴向速度与喷气量是影响叶尖区域流动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在全周式内部安装翼型挡板,能够有效消除气流的周向速度,提高喷气的轴向速度,进而扩大叶尖区的通流面积,提高压气机的失速裕度。
其他文献
挤压油膜阻尼器(简称SFD)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用以减小转子系统的振动幅值以及减小转子振动向机匣的传递,对减小整机振动、提高整机寿命有着重要意义。SFD的动力学特性系数是影响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系统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然而各结构参数和物性参数对SFD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尚未明了,在SFD设计方面仍需要理论和实验的试凑,因此搭建SFD动力特性识别实验台,对SFD的动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是很有必
近年来,对MEMS的研究越来越受欢迎,在MEMS的各个领域中,MEMS扭转微镜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应用范围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关开关,高分辨率显示器,根据其驱动方式,扭转微镜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电热式MEMS扭转驱动,压电式MEMS扭转驱动,静电式MEMS扭转驱动,电磁式MEMS扭转驱动,注意到,电磁驱动能够以较小的驱动电压产生较大的偏转角,因此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建立了MEMS扭转微镜的数学模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超高音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长时间工作在极为严酷的热流冲击环境下,薄壁结构极易产生大挠度动力学响应以及疲劳破坏现象。为获取难以实测的热流冲击下结构动力学响应规律及疲劳破坏时间,开展航空金属薄壁结构多物理场载荷耦合作用下动力学响应规律及寿命预估数值仿真计算尤为重要。1.围绕薄壁结构多场耦合动力学响应与疲劳寿命计算问题,根据流固耦合动力学有关理论,薄壁结构动力学响应计
由于在灵活控制、电能质量和输电损耗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带动了柔性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出现与发展,更加有利于西部地区新能源规模
微细热电偶测温技术作为工业领域常用的温度测试方法,其技术成熟度、测温范围以及测温精度满足工程需要。以往通常采用试验手段获取涡轮叶片表面温度分布,成本高且不便于进行变量控制。随着仿真计算精度的逐步提高,其成本低、可获得全叶片表面温度分布、便于控制不同变量进行机理性质研究等优势,使其在工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涡轮导向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手段,研究微细热电偶技术引入的局部规则涂层对
随着21世纪飞速发展起来的航空工业,燃气涡轮发动机在航空动力工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压气机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当中的一部分,其压比的提高在现阶段可谓是相当迫切。提高压比势必会带来高负荷,而高负荷使得本身大折转角的叶栅更容易在吸力面处产生分离,分离范围一旦足够大,会堵塞流道导致失速或喘振,严重时会对压气机造成惨重的破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近失速工况下跨声速扇形扩压叶栅进行流场结构的分析,通过剖
[目的]通过分析脑梗死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响因素,了解脑梗死伴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
交错桁架钢框架结构体系有着较大的侧向刚度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地震作用下延性性能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延性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把桁架中间空腹节间弦杆设为延性区段;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利用延性区段的塑性变形耗能,其余构件保持弹性。从结构受力可以看出:延性段的转动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是该结构体系耗能的关键。本文基于课题组的试验研究成果,发现用于延性段的双槽钢组合截面构件的转动能力并未达到延性区段的转角
受到运载能力限制,大型航天器一般无法直接发射。在轨组装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航天器在轨搭建方式。其中一类在轨组装任务中,每个组装模块能够自主控制自身状态。为了提
Mg-RE-Zn系合金中的长周期堆垛结构(Long Period Stacking Ordered Structure,LPSO),能够显著改善镁合金的高温性能特别是抗蠕变性能,拓宽镁合金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