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口语表达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顺应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这门特殊学科的需要和时代的迫切需求。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主干内容。首先,交代了书面语和口语的联系和区别,界定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涵义,并阐述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培养原则以及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当前初中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总结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虽然具有基本的与人沟通能力,但是表达被动;学生表达用语苍白且无条理;教师训练过程中忽视口语与思维的关系;缺乏对学生课外口语训练的指导;训练形式化。继而对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概括为以下几点,即:学生自身性格因素、思想上的误区、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以及社会大环境的限制等。最后,本文针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激活语欲让学生敢于表达;第二,完善培养形式,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丰富课外活动、引导说写结合,让学生乐于表达;第三,通过积累语言材料让学生的口语表达丰富起来;第四,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有逻辑;第五,通过制定评价体系让学生表达更有效。第三部分是结语。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再次肯定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意义,同时期望本研究能够为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