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油田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孔喉半径细小、容易被污染堵塞,岩石比表面大、吸附量多,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低压低产等问题,并结合经济效益考虑,在化学驱油的系列措施中,表面活性剂驱对低渗透储层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低渗透油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体系油水界面张力的适用范围。系统研究了油水界面张力与驱油效率、油水分离效果、含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低渗透油田驱油用药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控制最佳范围为10-2~10-1mN/m。根据低渗透油田储层的物性特征,结合分子模拟设计,采用偶联的方法,合成了适合30~80℃、矿化度为3000~20×104mg/L的系列双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解决了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存在的色谱分离现象;并通过生产工艺的优化,使得生产过程不产生废弃物,原料全部进入产品中,达到了百分百的原子经济,实现了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同时开发了适合单井吞吐、注水井组等不同油田开发方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注入工艺,解决了油田不同类型生产井的驱油剂注入难题。并提出一套单井计量和井组联合计量相结合的采出油量计量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价表面活性剂应用前后的驱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