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间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大都缺失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庇护,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与其他儿童相比,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引发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是综合性社会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和基础,没有家庭教育的“启蒙”和“参与”,其他教育无从谈起。本文选取余姚市的一个山区乡镇大岚镇为调研地,围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这一主题,以多元主体参与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在深入分析大岚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参与主体分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类。认真分析每一类参与主体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一是政府主导作用不强;二是学校家校合力作用不明显;三是社会化协同推进程度不高。针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剖析。认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政府关心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不明显,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就学校而言,重智轻德现象依然普遍,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共建意识不强,家长学校工作不重视,应试教育评价存在弊端。对于社会来说,关爱环境不理想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保障问题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体制机制,学校完善家校合作的专业阵地,社会完善齐抓共管的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保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协力推进,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有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