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温液桥热毛细对流可视化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区法制备高质量单晶体完全依靠自身表面张力作用,生长单晶熔体未直接与坩埚接触,从而避免了错位晶体的不完整性和坩埚材料对熔体的污染。在地面实验中,为简化浮区法制备晶体的过程,同时又为了抑制熔体中产生浮力对流,取全浮区的下半段作为半浮区液桥进行实验研究。对液桥上盘加热,使上下盘产生一定的温差成为非等温液桥后,液桥内部会产生涡状流动,称为热毛细对流。热毛细对流,又称Marangoni对流,是由于气液自由表面温度分布的不均匀而引起表面张力分布的不均匀进而驱动的流动现象。当表面张力超过液体粘滞力时,就会驱动液体流动,当上下盘温差ΔT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液桥内部的热毛细对流将从稳态流转变为振荡流,这直接影响结晶过程。另外,在地面实验研究以及晶体制备中,液桥中会产生由于重力作用所引起的浮力对流,浮力-热毛细对流的耦合作用也会影响晶体制备的质量。所以研究液桥内部的热毛细对流以及浮力-热毛细对流耦合具有理论和应用意义。本实验采用流型可视化和追踪测速的方法研究了 10cSt硅油(Pr=105)半浮区液桥内部的热毛细对流和浮力-热毛细对流的流型结构和流速分布。对于热毛细对流的研究,不仅定性地研究了稳态流和振荡流的流型结构,还定量地研究了稳态流中流速的分布状况以及上下盘温差ΔT对流速分布的影响。对于浮力-热毛细对流的耦合,详细探讨了上下盘温差ΔT、高径比A、体积比V和上下盘直径D等变量对其流型结构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热毛细对流稳态流,表面流流速大于镰状回流流速;表面流合速度只取得一个峰值,镰状回流合速度取得两个峰值。同一温差下的镰状回流区域,从涡心到中轴,不同流层间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温差越大,流速越大,且回流近涡心区域流速增大的幅度比回流远涡心处增大的幅度大。2.当液桥上下盘温差ΔT超过临界温差(ΔT)c时,热毛细对流会从沿中轴对称的二维的不依赖时间的稳态流转变为不沿中轴对称的三维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振荡流。在振荡流的二维图像中,流型表现为左右两边的热毛细对流涡周期性地膨胀或缩小;在振荡流的三维图像中,流型表现为热毛细对流涡沿斜轴流动的同时,斜轴沿中轴做圆锥运动。3.在重力场条件下,增大上下盘温差ΔT会增强液桥内部的浮力作用。随着上下盘温差ΔT的增大,大直径大体积比的液桥内部的流型结构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a.在ΔT较小时,热毛细对流涡向自由表面和上盘方向逐渐收缩;b.当ΔT增大到某个值时,液桥下盘中心区域产生浮力对流涡,并且挤压热毛细对流涡;c.当ΔT>(ΔT)c时,热毛细对流涡和浮力对流涡相互竞争,出现了与热毛细对流的三维振荡模式不同的另一种周期性的振荡现象。4.在重力场条件下,增大液桥系统的径向尺寸(包括上下盘直径D和颈宽dmin)会增强液桥内部的浮力作用。而增大液桥体积比V可以增大颈宽din从而增强浮力作用,增大液桥高径比A会减小颈宽dmin从而削弱浮力作用。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备受关注。公司治理是影响内
尕斯库勒油田处于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N1-N21油藏Ⅶ油组是该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油层组。该油层组具有油层多且呈薄互层分布的特点,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因此,亟需开展储层
国务院2017年公布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由行政机关作为原告,通过民事诉讼追究损害生态环境的主体的民事责任的制度。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逻辑是自然资源所有权被损害之后的侵权诉讼。国务院授权省级、市地级政府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省级、市地级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具有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组成、尺寸及形貌的不同体现出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若能有效调控这些因素,能使其物化性质得到极大的提高。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s)是一种各向异性的(anisotropic)棒状的等离子体纳米颗粒,因具有尺寸可调、光谱范围大、与尺寸相关的光学相应等一系列独特的光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分析检测、光学催化等领域。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
超材料是由周期或非周期性结构排列而成的人工复合材料,其单元结构远小于入射波长。超材料是通过有序设计材料的物理结构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调制,从而获得自然界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例如,负折射、隐形、电磁诱导透明、完美吸收和单向无反射等。其中单向无反射光传播的实现对于发展光学器件是相当重要的,可应用于光学滤波器、传感器和二极管等。本文提出了一个由双银环共振器组成的非厄米超材料结构,基于高阶等离子共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受到扰动而产生应力重分布,在一定条件下隧道上方会形成压力拱,这正是围岩自稳能力的体现。而修建相邻两座隧道,因施工相互影响,在其上方产生的压力拱形
随着机器人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并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繁杂性、危险性的工作可由机器人代替完成。路径规划作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研究意义。因此设计高效的求解算法用于解决路径规划问题,对提高机器人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三次样条曲线函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增加惯性权重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过早收敛、路径振荡等问题;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环境建模,实现
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通信业务和移动设备数量都出现爆炸性增长,对频谱资源的巨大需求与频谱资源的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有效解决方案被提出。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在保证主用户正常通信的前提下,让主用户与感知用户共享授权频段,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为了提高系统的感知性能,协作频谱感知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在感知过程中多个节点共同判决主用户是否在使用目标频段,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检测性能,但多
轻质高强化是水泥混凝土的重要发展方向,引入气孔是实现混凝土轻质化的重要技术手段。而根据吴中伟院士的中心质理论,这些引入的气孔大多属于负中心,对混凝土强度造成负面影响,怎样削弱气孔的“负中心质效应”,扩大气孔周边界面过渡区的“正中心质效应”是实现混凝土轻质高强化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具有吸-释水特性的球形吸水树脂集料制备混凝土,其释水后形成具有致密界面过渡区结构的球形宏观气孔,通过
矿井通风系统持续向井下输送新鲜空气,负责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人身安全,其地位举足轻重。针对通风系统用风需求多变及通风能耗突出的问题,本文基于烟花算法(FWA)进行矿井通风网络风量优化研究,寻求一种既满足通风安全需求,又能实现按需分风、节能降耗的控风方案,从而保障煤矿开采工作安全、节能、高效地进行。首先,以通风网络总功耗最低为优化目标,以通风基本定律为建模基础,在满足矿井用风需求及风机合理工况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