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中医主观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要素、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②探讨中医证候要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分层的分布特点; ③中医证候要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分层关系; ④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①以2016年6月-2017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②采取横断面调查模式,通过自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医症状、相关理化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医证候要素、中医证型、中西医诊断等资料,并计算TIMI危险评分,完成病例观察表。 ③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中医症状、中医证候要素、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选取频数大于5%的中医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统计中医证候要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分层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中医证候要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分层的关系。 结果: ①症状分布:2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前十位中医主观症状为: 1.胸闷(99.5%); 2.胸痛(94.7%); 3.乏力(80.1%); 4.气短(79.6%); 5.疲倦乏力(76.7%); 6.心悸(74.8%); 7.少气懒言(58.3%); 8.头晕(55.8%); 9.自汗(51.5%);10.多梦(47.6%)。 ②中医证候要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TIMI危险分层的关系:206例患者中,低危52例、中危95例、高危59例组之间,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经比较各组之间有差异性存在(P<0.05)。且随着危险分层的递增,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频数相应递增。 结论: 中医证候要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存在相关性,冠心病患者出现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可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度。本课题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