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与翻译策略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的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及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英译本为分析素材,以韩礼德和哈桑(1976)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根据他们的划分衔接手段可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这五种衔接手段在英汉中有不同运用。采用对比分析汉英语篇中的衔接关系,综合语篇语言学理论,对比语言学理论,以及翻译理论,旨在探讨并归纳汉英语篇衔接关系的相同点与差异,并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针对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系统地探讨翻译策略,为外语教学和翻译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本研究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引言。主要说明作者的研究目的、范围和相关概念。阐明了本文的意义。这里我们对英汉语衔接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其目的就是找出它们的异同并给予解释。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指导翻译活动,所以本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把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第二,文献综述。简要回顾衔接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衔接与连贯及语篇分析的关系。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阐述了国内外对衔接及语篇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第三,介绍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及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第四,小说《阿Q正传》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采用实例对比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阿Q正传》英汉语篇中的五种衔接。总结了两种语言在使用衔接上的差异,并粗略地指出了这些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英汉语言结构的主要差异在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一特点对于英汉衔接手段对比至关重要。本章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第五,探讨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应用衔接理论,以及有效地处理衔接手段的策略。第六部分为结论,首先简略地复述了论文的主要意思,进一步总结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衔接手段的应用,同时衔接手段也有待进一步的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特定作品的中文本、英译本,探讨了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以及翻译时的转换策略。
其他文献
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广泛地存在于人类语言中。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在复杂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会碰到英语语言本身的模糊,也会遇到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在语音、词汇
整容外科除具有普通外科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外,还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外科的特点.整容外科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改善容貌或矫正畸形,手术前的准备包括详细检查及解释、病历记录、照
为了解决个性化网站中很少考虑用户检索意图,检索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增量协同过滤推荐方法,该增量协同过滤推荐模型改进了最流行的推荐算法之一的协同过滤算法,
民事第二审审理范围原则上受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拘束。但由于二审具有"续审"与监督的双重审级职能,且上诉请求受到制度及人为的不恰当限制,"上诉请求拘束原则"存在例外。实务上
毫无疑问,动机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的动机激发策略值得更加深入研究。本文的重点便是怎样激发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基于相关动机理论和德尔涅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作者将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和姜欣等两个《茶经》英译本为例,探讨《茶经》英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文化意象的英译、茶诗的英译以及篇章语言的英译等问题,期望达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