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褐煤为原料提取煤基黄腐酸,是实现褐煤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方式。微波辅助过氧化氢氧化法与硫酸-乙醇纯化法相结合,可获得较高收率的高纯度黄腐酸。现阶段黄腐酸分子结构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基于分子结构测试数据构建了呼伦贝尔褐煤黄腐酸分子结构模型,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优化了分子构型并确定了模型构建的合理性。研究微波辅助过氧化氢氧化褐煤提取黄腐酸,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确定黄腐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氧煤比为11、过氧化氢浓度为21%、微波功率为400 W、反应时间为10 min,该条件下的黄腐酸收率为31.7%。黄腐酸初级产品中含有较多难以分离的水溶性灰分,研究硫酸-乙醇法纯化黄腐酸,在酸料比为0.09、液固比为10、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高纯度黄腐酸的收率为76.6%。纯化前后样品的灰分含量分别为10.8%和2.2%,硫酸-乙醇法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对氧解残煤进行二次氧化以强化褐煤的高效利用,过氧化氢浓度为9%、氧煤比为12、反应时间为12 min、微波功率为800 W时,黄腐酸收率达到最大值为24.1%。分别采用元素分析、荧光光谱、FT-IR、TG/DTG、UV/Vis、13C NMR和XPS对黄腐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黄腐酸主要由小分子苯羧酸类物质组成,其结构中存在较多的羧基、羰基基团,这是黄腐酸高含氧量和易于热解的主要原因。黄腐酸的UV/Vis谱随波长的增加单调递减,其荧光光谱中存在一个很强的荧光峰,证明与酚羟基的电离作用密切相关。基于FT-IR分峰数据得到黄腐酸结构中各类官能团的分布情况,过氧化氢使脂肪族结构氧化断裂生成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但并未对褐煤大分子骨架结构造成严重破坏。13C NMR分析得到黄腐酸结构中脂肪碳、芳香碳等各类碳原子归属,对黄腐酸的物质构成及碳骨架结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元素分析、FT-IR、13C NMR等测试结果并结合实验研究,构建出黄腐酸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分子式为C38H32NO24,Mr=886,模型的各项参数与实验测试值较为符合。模型的特点为:芳香化合物主要为苯环结构,包含苯环四取代和苯环三取代;模型中分布着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包括羧基、羰基、羟基、甲氧基和醌基等;羧基大部分存在于脂肪结构末端,各苯环之间通过醚键以及脂肪结构相连接。采用高斯软件优化模型结构并计算频率得到计算红外谱图,计算谱图与测试谱图基本匹配,模型的构建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