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易反复,病程较长,为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而在这些有临床症状的人群中,只有14%-50%的人会因为这些症状而求医,因此实际发病率估计应该比就诊率更高。但即使这样,IBS的胃肠门诊就诊率仍居高不下。西医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较多,但因为尚无明确的定论,现在临床上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并未从发病机制的根本来解决,而仅是缓解临床症状的治疗,缺乏特异性,疗效一般,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了患者依从性。中医古方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和炙甘草10味药组成,具有补益脾肺的作用,为治疗腹泻的经典方之一。导师黄穗平教授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健脾益气为法,并按照临床症状,辨证后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进行随证加减。经过临床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本课题即为观察中医古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该方疗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32例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日1剂,水煎至300ml服用。对照组31例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病人进行调查后填写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设计。试验完成后将临床症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评分,最后将所有临床资料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对于腹部胀满、大便溏烂、排便无力、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对腹痛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9例(59.37%),显效7例(21.87%),有效4例(12.5%),无效3例(9.37%),总有效率为93.74%。对照组治愈13例(41.93%),显效5例(16.13%),有效8例(25.81%),无效5例(16.13%),总有效率为83.87%。经Ridit分析,P<0.05,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西医经典治疗对比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中药作为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可以推广其在临床的应用。
其他文献
<正>骨折是骨组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外力作用或病理因素作用而遭受破坏的状态。由于骨骼与其所附着的肌肉类似于一个附设弹性的杠杆系统,正常强力下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结合有限元方法提供的模态信息和解析水动力模型,建立了二维楔形体入水冲击的水弹性分析方法。针对有限元振型引入的计算难点,给出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网格密
<正> IASC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International Accountiong Standards Board):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FRIC (Internati
文章重点对深圳地铁二期工程CBTC系统中车-地通信—ATC软件缺陷与WIFI干扰引起的EOA超时两种故障数据及报文分析:从OMAP图形、ATS数据(车载红蓝网Modem切换、IATC报文、LATS
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但片面以GDP为导向、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带来了经济社会等领域一系列的问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恩替卡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物,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自主研发,FDA在2005年批准它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体外试验表明,恩替卡韦比其他
岭南医学是研究岭南地区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对该地区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防治规律的一个学术流派,包括岭南温病、岭南内科、岭南儿科、岭南疫病、岭南瘴疟等。至
本文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和特征入手,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流程,并通过案例来说明行为导向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出积极意义,并要求教
<正>一、邻避运动的含义与起源邻避运动也称为"邻避效应"、"邻避情结",在英文中称为"NIMBY",全称是Not In My Backyard,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中文音译为"邻避"。该词最早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