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哲学史上,过程思想作为一种克服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出现。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特点是“实体思维”。它所追求的是某种最终的、永恒不变的、独立自因的孤立实在,并企图从这种孤立实在出发来解释世界。但它采取了分裂世界的方式,经验世界与超验世界、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存在难以弥合的鸿沟,引发了唯物与唯心、科学与价值、思维与存在等的悖反和对峙。与实体思维方式相颉颃的还有一种思维方式——过程思维方式,即以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解释框架。在这种思维方式看来,不是有了先定的唯一的不变的“存在”才有变化与发展,相反存在之所以存在是由变化、生成所决定的,过程本身成为存在之始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由传统实体思维到过程思维、由思辨过程到实践过程思维的重大转变,它指出世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马克思实践过程辩证法认为,实践是一个过程,内涵着思维与存在两个维度,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科学与价值等构成对象性关系,没有存在即无思维,没有思维亦无所谓存在,二者构成在场的共在性关系,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对精神的“本原关系”只是在无对的“始出”意义上才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而在既定事实中即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本原关系”却是不断转换的逆转关系,人们挖空心思追求“本体”时已先行处在精神与自然界的交互关系之中了。实践过程辩证法超越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知性对立,从而成为理解人本身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新的解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