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战略目标,表明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机遇总是伴随挑战,积极的产业前景加剧了市场竞争,加上近年来产业政策和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文化传媒企业业绩不断下滑,被迫进行转型,而融资问题成为了阻碍我国当前文化传媒企业转型、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6月,湖南省开始实施专项整治教辅资料散滥乱问题,对传统文化产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这对以图书教辅出版为主营业务的TZ文化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在此背景下,TZ文化开始向手机游戏、文化传播等新兴行业转型,但受制于融资问题,TZ文化在转型期的发展较为艰难。鉴于此,本文以TZ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其融资策略的问题和成因,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文化传媒企业探索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融资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传统文化传媒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TZ文化近年来主要通过大规模并购\收购进行产业转型,目前的产业布局涉及三个板块:劳动密集型的图书印刷与教辅业,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手机游戏开发业和文化传播业,产业布局较为良好。但受到手游行业政策及文化产业大环境增速下滑等影响,TZ文化在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达到12.86亿元,对公司当年报告期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发股价大幅下滑,这对于长期依赖股权融资的TZ文化十分不利。本文通过对TZ文化的融资行为、融资结构、融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目前存在内源性融资不足,外源性融资过度依赖股权融资,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负债比例过高三方面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储备不足,投融资管理水平较低;过于相信证券市场,对企业风险分散不足;转型期急于求成,融资风险观念薄弱;研发资金需求大,缺乏贷款抵押物;大规模并购\收购的弊端暴露。本文进一步通过搭建最优融资结构模型和SWOT分析对TZ文化提出“一个原则、三个步骤”融资策略:一个原则是构建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三个步骤分别是:第一步,根据传统的图书出版和印刷业务特点,利用应收账款保理和内源性融资做大做强,发挥传统业务的“大本营”作用;第二步,控制大规模的并购/收购行为,转而利用企业风险投资(CVC)布局新兴产业,最小化转型风险;第三步,减少对股权融资的依赖,从自身优势出发,多样化融资渠道,积极利用知识产权质押、众筹、文化产业基金等融资方式完成转型。最后,为保障融资策略在TZ文化转型期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三点保障措施:设立投融资管理部门,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流程;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拓展人才引进和招聘渠道;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