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制造业服务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话题。从国内外的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服务化的概念界定、服务化的动力机制、影响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的因素和服务化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对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方面,很少有学者利用微观企业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水平。基于此,本文利用2004-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试图探索中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水平的基本状况以及服务化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影响因素)。关于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水平,本文首先提出测度的两个维度——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通过计算服务性中间投入占工业中间投入的比重以及服务产业的活动单位数分别探索了 2004-2007年中国制造企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的状况。结果发现,研究期内,中西部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但前者的产出服务化水平却低于后者。关于制造企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实证研究的假设和模型,分离出本文研究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企业规模、市场需求、政府规制、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并实证研究了这些变量对企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规模、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企业规模越大,技术创新水平越高,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大,其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均越高。第二,企业主营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大,其产出服务化水平越高(市场需求对投入服务化水平的影响不稳健)。第三,政府规制对投入服务化水平和产出服务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为了探究出该因素在服务化进程中的作用,本文区分非国有控股和国有控股对样本企业进行分组回归。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非国有控股企业在服务化进程中表现出与国有控股企业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