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青少年的体育发展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各界更为广泛、切实的关注,尤以初中生的体育发展问题更为突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体育教育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教育形式。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并使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任务。学生一旦对体育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乐在其中,那么他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付诸于具体的体育行为。因此,培养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世界也极大丰富,相应的中学生生活也空前提高,然而在今天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中,中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相对而言,他们花费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就非常有限了,这样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没有益处。由此看来,保证中学生有足够的体育行为时间,增强中学生的体质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体育学习兴趣是人们迫切想要认识、探索与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为获得与体育相关的健康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并且刺激人们置身体育场景的重要动力。体育行为指的是中学学生的主观意图和客观实践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参与的各种体育行为,既包括中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课教学作出的体育行为,也包括中学生自行组织并加入的体育课外或校内的一些活动而有的体育行为。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对初中生体育参与行为具有指向和加强的作用,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降低体育学习效率、锻炼效果以及运动能力。反过来,初中生体育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的。分析了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行为的现状,探索出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运动参与的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并找寻出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心理状态和有效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行为方式,这对于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发展道路上能够有效发挥体育教育功能、能够有效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能够积极调控初中生体育行为来促进初中生体质的增强,极大地促进初中生养成持久的运动习惯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专家汪晓赞已经研制成功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和笔者整理编制的《山西省初中生体育行为的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以山西省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从山西省十一个市抽取了若干学校的800名初中生进行了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实地调查,回收了777份问卷,有效问卷是766份。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学习兴趣与锻炼频度、锻炼频率呈相关显著性。总之,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育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育学习兴趣为体育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某些心理上的可能性,反过来,体育行为会影响体育学习兴趣。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当地政府和学校应该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学校发展的教学思想,并深入实践,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当地政府还应就城乡体育差异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在此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初中生体育差异,使之均衡发展;学校还需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作用,并不断开展各色各样的体育文化艺术节让初中生对体育进行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这种氛围下让学生们从思想上对体育重视起来,意识到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只学习好就可以,而需要各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学校要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定期测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日积月累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学校应该根据现有条件逐步改善、调整和整合各种条件和环境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运动环境;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育渗透,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每个人因人而异地进行自己的锻炼计划;学校要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大力合作,努力为学生制造更多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