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指用软式内镜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腔进行微创手术操作的一种新技术,可分为混合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HybridNOTES)与单纯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Pure NOTES)。与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相比,NOTES对麻醉要求低,没有皮肤切口,创伤更小,避免了腹壁切口疝,术后无皮肤瘢痕、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适于肥胖等特殊人群,减少术后并发症。2000年Kalloo等首先开展了NOTES动物研究,2003年Rao等完成了人体腹腔镜辅助的经胃阑尾切除术,2005年经自然腔道手术研究和评估协会(natural orifice surgery consortium forassessment and research,NOSCAR)在美国成立,2007年法国的Marescaux等完成了世界首例经阴道胆囊切除术,Palanivelu等2008年首次报道了软式内镜经阴道阑尾切除术。上述这些展示了NOTES技术从动物试验转向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微创手术时代即将到来。尽管全球范围内大量NOTES动物研究及少数临床研究展示了这一技术的美好前景,但仍有不少人对NOTES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表示怀疑,其安全性及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本研究组于2009年开始对单纯NOTES展开研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NOTES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采用健康成年杂种犬共40只,体重12.0-15.0kg。术前禁食24h,麻醉后选取胃体前或后壁及阴道后穹隆作为切口位置,分别采用经PEG途径法、针状刀直接切开法或针状刀小切开球囊扩张法制造1.5-2.0cm大小管壁开口,内镜经该开口进入腹腔并注气形成人工气腹,并通过吸气及腹壁注射器针头穿刺排气调整腹压,进行腹腔内脏器探查及有关手术。本实验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进行进入腹腔的切口技术及切口的关闭方式、腹腔和腹膜后脏器探查术、肝脏活检术及部分切除术、胰腺活检术及胰尾部分切除术等研究,并尝试了胃肠吻合术及经胃阑尾切除术的研究。初步评估单纯NOTE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阶段开展了经阴道单纯内镜阑尾切除术,对其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两个阶段总共进行单纯NOTES实验40例次。第一阶段进行单纯NOTES的探索性实验研究34例次,其中经胃入路24例次,经阴道入路10例次。切口方式分别为经PEG途径法5例次,针状刀直接切开法3例次,针状刀小切开球囊扩张法26例次。经胃或经阴道入路均能清楚显示腹膜、网膜、胃、小肠、大肠、肠系膜、阑尾、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子宫、卵巢及输卵管、腹腔大血管、膈肌及腹壁等脏器或组织;进行肝活检术5例及肝脏部分切除术3例、胰腺活检术2例及胰尾部分切除术3例、胃肠吻合术3例(2例完成但均于术后1w内死亡,分别死于腹腔感染和肠梗阻,1例未完成)、经胃入路阑尾切除术5例(完成3例,2例未找到阑尾)。共关闭切口31例次,其中钛夹直接夹闭法成功率66.7%(4/6),网膜填塞覆盖关闭法成功率66.7%(2/3),尼龙圈联合钛夹关闭法成功率100%(22/22)。第二阶段进行经阴道单纯内镜阑尾切除术6例,均取得成功。结论:(1)三种造口方式,PEG法或许最安全,但相对繁琐;针状刀直接切开法简单易行,但损伤较大;针状刀小切开球囊扩张法相对简单易行且损伤较小。(2)经胃入路及经阴道入路均能清楚显示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等腹腔脏器,但经阴道入路显示肝、胆等上腹部脏器及阑尾有一定优势。(3)单纯NOTES完成肝脏活检术及部分切除术、胰腺活检术及胰尾部分切除术、经阴道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尚需辅助器械的改进。(4)钛夹直接夹闭法、网膜填塞覆盖关闭法及尼龙圈联合钛夹关闭法均可用于切口的关闭,三种方法中后者最为安全有效,但需要通过双孔道内镜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