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中污染物降解特性实验研究及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油类物质被大量广泛地使用,在油类的储存以及运移过程中因原油泄漏而产生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油类物质泄漏而产生的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原位生物修复方法由于具有经济、不产生二次污染、降解彻底、能够大面积治理污染、操作较为简单、人类接触污染物的时间短、不会改变土壤结构、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小、能够降解化合物的种类多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石油类污染物降解中得以推广应用。目前,在国外已经有相当数量实际工程应用,而在国内只有少数的报道。本文针对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中所涉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柴油污染土壤治理问题,以柴油作为唯一碳源选育、驯化微生物,得到了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混合菌种。通过对微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了温度、底物浓度及pH值对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米氏常数,为后一步的降解模型做了准备。2对所研究的土壤进行取样及测定,得到了土壤的渗透率、密度、颗粒粒径等特性参数。3在自行搭建的带顶置渗透廊及下置式通风的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实验台上进行了柴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的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通入的气体流量及渗透廊中的水位高度调节土壤中的水含量,从而研究柴油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柴油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污染物被微生物所降解。在26天之后降解效率可达到60%左右。在质量含水量为15%~20%时,柴油污染物在实验段的上部即被微生物降解而不会下渗到土壤表层40cm以下,从而减小了污染深度。在渗透廊液位高度相同时,较大气体流量下土壤中残留的柴油含量较大。而在相同气体流量时,较大渗透廊液位高度下土壤中残留的柴油含量较低。4在毛细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氧气及污染物浓度限制的微生物降解柴油的理论模型。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沿液膜厚度增加的方向,柴油含量越来越低,随着液膜厚度的进一步增加,柴油含量变化趋势较小,说明底物浓度过低不利于微生物的降解。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柴油的降解效率略有提高。
其他文献
从临床观察来看,感受风寒湿邪、积累性损伤是导致肩背部伤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凡睡卧当风,久居湿地,均可感受风寒湿邪,
  目的:研究首乌藤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小鼠模型和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组,香菇多糖为阳性对照组,灌服首乌藤多糖,观察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格鲁吉亚第一座私人投资开发的大型水电站于2013年10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装机容量为85 MW的帕拉瓦尼(Paravani)径流式水电站,是格鲁吉亚自1991年独立以来第一座大型绿地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2008年收治的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
目的:评价臭氧水膀胱腔内灌注疗法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共60例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行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患者
体育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技能,更要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在轻松、活泼、快乐的气氛中去学得知识,获得健康。情境教学法便是这一主旨的体现之一。本期的“老题新作”推
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川产贝母的染色体数目,并分析其染色体核型,以探讨其进化趋势和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川产7种、2变种共10个居群贝母属(Fritillaria L.)植物的染色体数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为此,我们开展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的课题研究,并对探究学习教学实验的实
中国高等教育已有百年历程。建立之初可以说是引进西方之科技,集中外文化之大成。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还是落后的,它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随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