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选区熔化成型30CrMnSi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材制造(也称为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因为它将产品的设计及制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而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亦是其中发展最为广泛、应用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它是在SL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一项增材制造工艺,对比其他几种制造技术,SLM技术具有更高效、更便捷、开发前景更广阔的优势。社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桥梁、船舶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创新,30CrMnSi合金钢作为一种高强度中碳合金钢,具有较大的抗拉强度和屈服点,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中应用极其广泛。但在目前研究现状内,针对SLM成形Al基合金,不锈钢以及钴铬合金等金属的研究较多,关于30CrMnSi合金钢的SLM成型工艺的探索尚未成熟,相关研究数据并没有形成一套工艺体系,故本课题以30CrMnSi中碳合金钢作为成型材料,主要探讨工艺参数(铺粉厚度、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对成形零件力学性能和致密度的影响,并详细研究了 30CrMnSi中碳合金钢SLM态试样的显微组织、合金物相以及断裂后的断口形貌、断裂机制,为进一步研究SLM成形工艺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工艺参数制备试样,对成型后的试样进行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强拉强度的检测、分析,得到各个工艺参数对制件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得到了在不同考察指标下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且30CrMnSi合金钢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该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P=270 W、V=900 mm/s、S=0.10 mm、H=0.02mm;30CrMnSi合金粉末经SLM成形后的制件致密度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一定的能量密度区间内试样致密度随着铺粉层厚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能量密度在120 J/mm3-210 J/mm3这一区间内形成的试样致密度最高,约为94%左右;而当能量密度为45.0 J/mm3、357.1 J/mm3,试样致密度达到最低分别为77.5%和80.2%。(2)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工艺参数经SLM工艺成形的30CrMnSi合金试样经打磨、抛光、腐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试样内部在冷却初期形成大量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试样内部的晶粒形态各异且形状较为细小,在靠近熔池的内部区域呈现为等轴状树枝晶而靠近熔池边界区域的晶粒则表现为圆柱状枝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试样内部显微组织由α-Fe(Cr)基体和γ-Cr1.36Fe0.52第二相这两相组成。极大的过冷度和冷却速率导致结晶过程中溶质来不及再分配是形成新相γ-Cr1.36Fe0.52的主要原因。由于试样内部同时存在细晶强化作用与固溶强化效应,在二者的相互协同下,SLM态试样的显微硬度要远远大于铸造件的显微硬度。在抗拉强度试验中,各组试样均未出现宏观颈缩现象,根据断口 SEM形貌图可知SLM成形的30CrMnSi合金试样的断裂机制为脆性断裂。(3)利用激光选区熔化工艺成形30CrMnSi合金钢试样的过程中发现,九组参数下成形后的试样存在孔隙、裂纹以及残余应力等此类冶金缺陷,这也是SLM工艺中常见的缺陷种类。孔隙主要由粉末在摄入激光后熔化不足导致,且形状不均匀的孔洞更容易形成构件的宏观缺陷,可通过改善工艺参数来控制孔隙的数量;裂纹的形成主要是在内应力或其他至脆影响下构件内部的金属原子之间的结合力下降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间隙,且与材料的自身属性关系较大;残余应力的出现会导致零件出现微观缺陷和宏观破坏,微观缺陷会导致金属内部裂纹的形成而宏观破坏则体现在零件出现翘曲变形的现象。
其他文献
岩体累积损伤机制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对隧道工程施工中预防岩体突发性破坏与隧道安全施工和长期安全稳定运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通过分析不同爆破次数下围岩的质点振速,并
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MG),具有高强、高硬、耐磨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其与金属基体间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小并且润湿性较好。因此,近年来非晶合金增强铝基复合
盾构机作为隧道开挖专业设备,造价昂贵,施工成本高。施工完毕后的盾构机往往闲置或者直接进行报废处理,从而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够对剩余价值较高的盾构机实施再制造,那么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当前我国盾构机再制造行业刚刚起步,其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与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待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盾构机部分关键设备再制造中的状态检测方法、再制造可行性评估、再制造方案优选方法、再制造后性能评估等内
地下结构发展的比较晚,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相关经验与数据远没有地上结构那么丰富,因此很长时间内,地下结构的抗震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世界各地
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药处方中得到广泛应用。长期的入药实践表明,其雌虫可以入药,具有镇痛、保健、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又发现地鳖虫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昆虫血淋巴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研究表明昆虫血淋巴中含有的抗菌肽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癌的作用,且对哺乳动物的毒副作用小。因此,本研究
能源匮乏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天然气作为发动机代用燃料愈发受人青睐。进气系统对于天然气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有较大影响。本文针对某型号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进
冗余作为语言的固有属性,是口译研究中绕不开的话题。不当译语冗余在交替传译中会使听众丧失耐心,无法准确理解信息的重点,对译员失去信任。本文使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2020年4月举行的模拟会议中伊安·牛顿发表的“新冠疫情下的难民营”演讲案例,讨论英汉交替传译中由于笔记不当和表达不当两个因素导致的不当语音、语义和句法冗余现象,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应对策略。首先,笔者将会回顾相关研究文献,对冗余进行
填埋一直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技术选择,但填埋场的H2S恶臭问题却始终是困扰其可持续建设的主要内因,值得持续关注。本研究在前期已发现的填埋场好氧硫酸盐还原现象的基础上,聚焦于填埋场内的气液固交互界面这一微生物代谢活跃区,针对性地探究填埋场内好氧硫酸盐还原行为及机理。首先,通过大型填埋场实地取样表征,发现不同填埋场内填埋龄不一的填埋垃圾均可为产生H2S恶臭的功能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SRB)提供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与沥青路面不同的是桥面沥青铺装受到车辆载荷激励的同时,还伴随着桥梁的弯曲振动,致使桥面铺装在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之前出现早期破坏损伤现象,给后期保养以及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桥面铺装的破坏现象是沥青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相互作用后表现出的宏观力学行为,损伤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材料的细观结构和力学关系,因此有必要从细观角度入手对车-桥耦合作用下桥面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能够产生多种杀虫晶体蛋白,对多种农作物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因此Bt作为微生物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领域。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Bt HD73菌株中,Sigma 54因子的缺失会影响菌株的生长及伴胞晶体的产量。Sigma 54调控菌株生长繁殖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途径,而这些依赖于Sigma 54的基因的转录还需要增强子结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