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变应性鼻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素的文献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AR)药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素,为病证结合类中药临床试验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不同试验结果比较的可行性。2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依据中英文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 Med、Em 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等从建库~2020年8月关于儿童AR的药物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分析、归纳,提炼儿童AR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手册制定文献纳入方法,将检索到的所有文献导入Note 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中查重,剔除重复文献,阅读剩余文献题目和摘要并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下载相关文献全文并阅读,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纳排标准且改良Jadad量表,国内文献≥3分,国外文献≥4分的文献;纳入文献要求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干预措施为药物(中药或化学药物)、免疫疗法(舌下/皮下),语种为中文或英文;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内容主要包括题目、作者、试验设计(随机、对照、盲法、多中心等)、诊断标准、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疗程、导入期及随访、有效性评价指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观察指标、评价时点、评估工具、指标测量方法及定义)等。3结果共检索文献2735篇,最终纳入18篇,包括中文5篇,英文13篇,全部为RCT报告。共提炼10方面关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素,如下:(1)临床定位,全部研究,无论短期或远期治疗,临床定位均为缓解鼻部症状。(2)试验总体设计,均采用随机,对照药物的选择以安慰剂对照10项(55.57%)为主,也有阳性药对照6项(33.33%),其余为三臂试验设计2项(11.11%);全部研究以双盲为主12项(66.67%);多中心研究11项(61.11%);有样本量估算8项(44.44%)。(3)诊断标准,全部18项均符合儿童AR诊断标准,其中1项同时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占中药参与治疗文献的33.3%;8项(44.44%)西医诊断标准明确,分别参照《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ARIA指南各2项(2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与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日本变应性鼻炎治疗实用指南》(2013)、2017年日本AR指南各1项(12.5%),10项(55.56%)未明确说明,但要求受试者符合儿童AR诊断的临床特征;全部研究均无明确的中医辨证诊断标准。(4)受试者选择与退出,全部研究均有明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设计,4项有剔除脱落标准设计,15项有剔除脱落病例描述。纳入标准设计中包括全部18项(100%)研究均符合儿童AR诊断标准,限制儿童年龄13项(72.22%),要求患儿病程11项(61.11%),限定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14项(77.78%),规定疾病严重程度9项(50%),全部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设计包括需与AR相鉴别的疾病11项(61.11%),鼻腔及呼吸道器质性病变14项(77.78%),具有特异性免疫治疗史5项(27.78%),严重的系统性全身性慢性疾病11项(61.11%),影响基线的药物、洗脱期不足15项(83.33%);有剔除脱落标准设计4项(22.22%),有剔除脱落病例描述15项(83.33%),1项(5.56%)受试者全部完成研究。(5)干预措施,全部研究分别为鼻内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各5项(27.78%),中西医联合治疗和舌下免疫疗法各3项(16.67%),口服皮质类固醇和抗组胺药联合治疗、鼻用纤维素散各1项(5.56%)。疗程1周~1年,以2~4周为主,其中,以中西医联合治疗、鼻部局部治疗及抗组胺药为干预措施者多为2~4周,以系统治疗为干预措施者可长达1年,甚至更久。(6)导入期与随访,全部研究中,8项(44.44%)设计了导入期,时长3天~3周,10项(55.56%)设计了1周~半年的随访。(7)主要有效性指标,采用AR症状体征综合疗效5项(27.78%)和症状/疾病严重程度评估12项(66.67%),其余1项(5.56%)采用无症状天数百分比;使用的评估工具包括TNSS量表4项(22.22%),RTSS和TSS量表各2项(11.11%),T4SS、NSS、TSSC、DSS量表各1项(5.56%),或3TNSS、4TNSS、TOSS量表联合应用1项(5.56%)。(8)安全性指标,17项研究对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进行了设计(94.44%),也有联合实验室检查指标耳鼻喉专项检查、生命体征检查中的一项或多项作为共同的安全性评价指标。(9)全部研究均无试验质量控制描述。(10)全部研究有伦理批件号说明8项(44.44%)。4结论本课题组系统检索了从建库~2020年8月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中的儿童AR药物临床试验文献,纳入的研究文献试验设计科学、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素完整,文献质量较高,研究结果涵盖了病证结合模式下儿童AR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主要技术要素,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为《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2017年6月立项)的制定,提供了文献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以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为依据,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和压痛测定仪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常见经筋病灶点的硬度及压痛程度,旨在对膝骨关节炎传统按诊的经筋病灶点开展客观化研究,为中医经筋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设定经筋与膝骨关节炎相关病名为检索词,检索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的KOA临床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KOA经筋病灶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临床试验文献
目的及意义:(1)梳理“和法”的传承脉络,整理历代医家及学者对《伤寒论》“和法”适用范围及方剂的认定,为研究《伤寒论》“和法”理论提供文献依据。(2)对认定的《伤寒论》“和法”方剂进行分析,找出方剂配伍及药物使用特点,为研究《伤寒论》“和法”应用提供理论支撑。(3)分析后世医家对《伤寒论》“和法”理论及应用的继承与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法”的思想体系及应用范围。方法:(1)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和法”
目的:1.探究袁红霞教授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主要证型及对应方药;2.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探究加味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前病变大鼠Caspase-3/Bcl-2/Bax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袁红霞教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和天津市南开医院门诊诊治食管癌前病变的病例,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108个有效病例;采用双人双录的方法将收集的资料信息录入Excel表中,并进
目的: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而优势的表达需要基于公认的疗效指标的测量和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多而公认度低等问题,开展核心指标集研究,以构建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为相关临床研究和证据转化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参照国际COMET协作网和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研制技术规范,开展条目池构建和指标共识研究。研究一结局指标条目池构建基于临床试验文献
目的:1.收集120例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一般情况,探讨康复期戒治人员中医证型分布特点。2.观察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康复期戒治人员抑郁状态疗效,为提高戒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1.调查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120例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临床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2.临床研究:收集2020
研究一国内舌诊文献可视化及计量研究目的:围绕“舌诊”利用Cite Space软件开展系统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对国内舌诊领域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舌诊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并筛选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文献,检索式为“主题=舌诊or舌象”(精确),通过Cite Space5.7软件将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可视化知
慢性脑缺血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的慢性疾病之一,于2015年才将该疾病纳入脑血管疾病分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而存在。因脑部供血减少,脑失濡养,脑髓空虚,出现以头重、头晕、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脑部疾病。本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现代临床对于轻度脑功能障碍的患者缺乏明确定义和诊断,使大多数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此类疾病不能进行很好的预防和干预。病情的持续进展,则会加速血管性痴呆、阿兹海默病等脑病的
目的:观察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变化,评估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通过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的139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
第一部分 斑马鱼成鱼癫痫造模目的:探索戊四唑点燃斑马鱼成鱼癫痫模型的最佳诱导浓度。方法:随机选取30尾3月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置于250 m L烧杯中,每杯放置1尾斑马鱼,每杯容量为100 m L,每实验组均处理5尾斑马鱼。分别水溶给予戊四唑5、10、15、20和25 m M,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养鱼用水处理斑马鱼)。处理20 min后,用网络硬盘录像机记录斑马鱼5 min内的运动情况以及癫痫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神经内分泌指标特点及中医体质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开始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疾病科就诊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36人,年龄范围在26-65岁。136例研究对象均于就诊当日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PHQ-9量表。根据月经情况分时段进行神经内分泌指标检测。检测指标: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