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菌StMR1基因结构与功能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候选基因法克隆获得了玉米大斑病菌DHN黑色素合成的调节基因(StMR),试验将其对比于JGI(http://genome.jgi-psf.org/)网站公布的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序列,发现了一段与该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的基因序列,并命名为StMR1。为了明确StMR1基因的功能及其编码的转录因子在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本研究对StMR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NAi技术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JGI网站(http://genome.jgi-psf.org/)公布的玉米大斑病菌的基因组序列,搜寻获得了玉米大斑病菌StMR1基因的序列,该基因位于基因组scaffold12负链的545611-550153位置。经PCR克隆得到了StMR1基因,DNA全长3282bp,cDNA全长3021bp,含有3个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植物病原真菌编码黑色素合成的转录因子的保守结构域,证实了该基因是StMR基因的同源基因。以pSilent-1质粒为中间载体,根据StMR1的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基因的两个同源片段,构建StMR1基因的RNAi载体并转化玉米大斑病菌的原生质体,通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不同沉默效率的转化子。获得的5个RNAi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菌落颜色由黑褐色变为黄白色,且不同沉默效率的转化子之间的表型存在差异。转化子菌落边缘整齐,菌丝透明,无黑色素沉积,细胞较长,没有观察到分生孢子的产生。StMR1-R1、StMR1-R4和StMR1-R5的菌丝透明且细胞较长,StMR1-R2菌株的菌丝内含物清晰且细胞长,StMR1-R3菌株的菌丝发生了弯曲现象。说明,StMR1基因与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菌丝发育和分生孢子形成有关。以pBU质粒为载体,构建了StMR1基因的同源重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且高致死率的原发性脑肿瘤,在小孩和成人中皆可发生。胶质瘤患者经过标准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只有13-16个月,并且超过70%的胶质瘤患者在确诊后的2年内死亡。为了提高胶质瘤治疗的有效性及改善胶质瘤患者的存活状况,开发出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N25(注:N25化学名:N-(2,5-二甲氧基苯基)-N`-羟基辛二酰胺,专利授权号:ZL201310087797.9),一种新型的
目的:通过研究其外观性状与内在指标的相关性,构建多指标、多组分、全面的质量标准及等级标准,对人参药材及饮片质量进行评价。方法:1.收集道地产区、主产区、主流市场、集散地的不同等级人参药材及饮片样品,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及《美国药典》41部等相关药材标准,针对样品的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项目开展研究,制定人参药材及饮片新的质量标准,评价人参药材及饮片的质量。2.借鉴现有人
期刊
目的: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预防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意义。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暴力犯罪行为,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预防青少年成瘾性药品滥用,促进其获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不仅要了解获得知识、改变行为的过程,更要了解产生这种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本课题以普通中学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索其成瘾性
The Darya Boyi Township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lies at the heart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second larg-est shifting sand desert in the world.rn
期刊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已经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和流行,耐药菌感染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传播最广的两种耐药菌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药金黄色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