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学习是外国学生特别是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的难点,汉字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收集到的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教师访问结果、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汉字书写语料等对孔院学生的汉字学习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力求探寻出造成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心理原因。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其更加准确、高效地认识和学习汉字,尽可能地为其日后的汉语学习减少障碍。除结语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本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同时概述了本文所需的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包括一般认知规律、注意理论、学生动机的认知理论、记忆理论等,为后面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二部分结合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手段对孔院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主要说明了教师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其中的不足不免会让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出现很多偏误;第三部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在孔院收集到的学生汉字书写语料,从笔画、笔顺、部件、结构、整字等角度对孔院学生书写偏误的类型进行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结合课堂观察、课下访谈、问卷调查的结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心理原因。学生出现汉字偏误主要是由心理上的泛化、思维定势、记忆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并提出为减少学生偏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先根据注意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提出学生重视汉字、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好汉字的前提。再提出用颜色视觉分化汉字内部结构,打破母语负迁移造成的思维定势,发挥学生有意识记能力和遵循记忆理论扩展字义等方法进行教学。第五部分为说明本文理论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将本文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汉字教学中,以《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第十四课中的生字为例,以孔院中级一班五位学生为教学对象,具体呈现了一个教学设计。在设计中加入学生的汉字听写成绩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并通过具体分析造成学生听写错误的心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最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适当的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