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中,一大特色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育的四大目标之一。基于新课改理念,编者们以”解决问题“代替传统的应用题,对应用题不再强调人为的归类,而是将“解决问题”进行分散编排和集中编排相结合。目前,全国有代表性的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因出于不同的编者之手,“解决问题”集中编排的编写风格迥异。本研究以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并基于不同版块的特点,将两个版本“解决问题”集中编排版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具有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或解题策略的人教版“数学广角与找规律”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找规律”第二部分是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两部分内容均是2001年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内容。本文通过编排体系、素材来源、内容安排、文本表达方式、呈现方式五个维度,对两个版本“解决问题”集中编排的版块进行教材比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人教版“数学广角与找规律”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找规律”的教材编写基本体现了《标准》的要求,在内容安排上均体现了科学的数学学习方式,且素材来源多样化,文本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但仍有不少无明显现实背景的素材,第二学段中数学活动偏少。另外苏教版在文本表达方式上更加儿童化,在内容安排和呈现方式上更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起到了先行组织者和“脚手架”的功能,材料的呈现也更加合理,能唤起学生的潜在经验。(2)两个版本的“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编排体系、内容安排和素材来源上基本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要求,但编排体系没有成系统性,专题数量的具体安排还待仔细斟酌,农村题材偏少,另外苏教版在内容安排上的自主探究性不够。在比较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两个版本“解决问题”集中编排版块的编写和教学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1)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找规律”可以从低段就开始编排相关内容,并且两个版本的编排体系可以相互借鉴,使之可以更成体系;人教版的内容安排可以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引入新知,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在呈现方式上,人教版需在例题和习题中精细设计更多的形象化且有利于唤起学生潜在经验的数学材料。此外在素材来源上两个版本还需减少无明显现实背景的素材,多一些数学活动和充满童趣的卡通人物活动。(2)两个版本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编排体系上可以将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如设计校园,并呈螺旋上升的结构安排;在专题数量的安排上需酌情考虑,也可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专题设为必修和选修,并适当增加一些农村题材;在内容安排上苏教版可以减少第一学段中部分不含直接经验的虚拟数学情境,多一些真实生活的体验,第二学段可以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自主探究,而人教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3)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仔细研读两个版本的教材,根据两个版本的不同特色和优点以及本班实际情况,进行内容重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