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绝对是一个特例。他倾其一生,始终把关注点放在人性真、善、美的挖掘上,虽然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都市度过的,但是在人性的扑捉上,他却更愿意把目光投向辽远的家乡沅水边,在对人性真与善的肯定和关注上,则是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完成的。尤其是生活在湘西沅水流域的女性,沈从文笔下的这些女性是他塑造的最生动,最具魅力和最有吸引力的形象。在其文学和艺术创造境界中,他对女性似乎有着一种偏执的爱。在他的创作里,“爱”和“美”这两个字成了女性的代名词,是沈从文最高的审美理想的寄托。这些女性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背负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人,而是作为作者梦中的最高理想,是集中了所有女性的美好之处而精雕细琢成的,是作者审美理想的最高寄托。作为一个独特的主观型作家,沈从文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做是作者文学理想和追求完美人性的表现,然而梦想和1现实之问却总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这种写作方式难以为继。本文主要从文本分析入手,以沈从文笔下有代表性的城乡女性为范例,寻找他的主观书写给其创作在题材、人物性格以及文本等方面带来的矛盾,结合作家在湘西的独特体验以及他在城市中的心路历程来解析这种主观女性书写策略产生的家庭因素、情感因素及心理因素,对沈从文的创作是如何陷入矛盾和尴尬的脉络进行梳理,探寻他在40年代以后创作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湘西女性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围绕湘西女性这一群体,对沈从文理想人生模式进行诠释。第三部分分析理想的湘西和现实的窘境所产生的落差给沈从文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以上三个部分主要以沈从文的女性塑造为核心,从审美的角度对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总结出沈从文的理想人生形式内涵是如何通过湘西女性这一群体得以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