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的了解激光作用条件下各元素之间的扩散及作用机理,本文以纯金属粉末(Fe粉、Cu粉、Cr粉)作为熔覆材料,结合相图及凝固过程元素扩散模拟,分析体系可能产生的相及各相产生的机理。对今后熔覆材料元素的配比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纯金属粉末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多元素的交互作用,造成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及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利用热力学相图计算软件Thermo-Calc对熔覆材料及基体材料中元素进行了平衡相图的计算,得到Fe-Ti-Al-V、Cu-Ti-Al-V、Cr-Ti-Al-V体系平衡相图。结合相图分析结果,运用DICTRA软件对体系凝固过程元素扩散进行模拟分析。利用激光器(HL-5000型横流CO2)作为热源,在Ti6Al4V表面采用预置粉末的方式激光熔覆纯金属粉末Fe粉、Cu粉、Cr粉,制备熔覆层。并对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物相构成、增强相的生长机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进行研究。当熔覆材料为纯Fe粉时,熔覆层产生的Fe-Ti金属化合物为FeTi、Fe0.988Ti、Fe2Ti。FeTi析出有三种途径:Fe在体系中含量小于38wt.%时,通过共析转变:β-Ti→FeTi+-Ti析出;Fe扩散量达到38wt.%47wt.%时,液相发生共晶转变:Liquid→FeTi+β-Ti,析出FeTi;当Fe过量时,液相匀晶转变析出Fe2Ti,剩余液相与Fe2Ti发生包晶转变:Liquid+Fe2Ti→β-Ti+FeTi析出。Fe0.988Ti是在析出FeTi过程中,形成的中间相。当体系中Fe元素含量达到42.7wt.%时,会有Fe2Ti产生。当熔覆材料为纯Cu粉时,熔覆层由CuTi2、CuTi3、Ti(Cu、Al)2、Al2Cu3相组成。CuTi2的生成主要有两种方式,当体系中Cu的含量小于20wt.%时,液相匀晶转变析出的β-Ti通过共析转变:β-Ti→-Ti+CuTi2,析出CuTi2;当体系中Cu的含量大于40wt.%时,液相发生共晶转变:Liquid→BCC+CuTi2,析出CuTi2。CuTi3通过共析转变:β-Ti→-Ti+CuTi3析出。当熔覆材料为纯Cr粉时,熔覆层由(Ti)、Cr2Ti及Cr1.97Ti1.07组成,熔覆层主要由片状、树枝状及细小针状组织组成。树枝晶主要Ti元素的富集,其生长方式主要是以树枝状方式长大;Cr2Ti生成的方式有两种,当体系中Cr的含量小于15wt.%时,发生共析转变:β-Ti→-Ti+-Cr2Ti,析出Cr2Ti。当Cr的含量大于15wt.%时,发生共晶转变:Liquid→β-Ti+LAVES,析出Cr2Ti。当体系中Cr的含量大于60wt.%时,只会析出Cr2Ti,无Ti-Al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熔覆层的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强化机理主要为:一是熔覆层经历快速冷凝的过程发生淬火,使显微组织细小,提高熔覆层显微硬度;二是熔覆层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起到了作用,并且生成的化合物与凝固组织发生交互作用,对晶粒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