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崇明岛的工农业分布状况和有机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布点,选取了5个采样点,每个样点分别采集了蔬菜、土壤和相邻水样三种样品,进行18种有机磷农药和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其中,有机磷农药只检出了乐果和毒死蜱2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了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3种。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均高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而在不同的采样点,农业规模最大的长江农场、崇明岛南部地区的庙镇和新河镇3处样点有机农药含量相较于规模较小的红星农场和生态示范村前卫村要高得多,不同季节农药的检出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崇明岛常用农药的鱼类毒性实验中,以鲫鱼、鲤鱼、鲢鱼及泥鳅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毒死蜱、甲氰菊酯、溴氰菊酯、辛硫磷以及乙酰甲胺磷7种农药对受试鱼类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农药毒性实验中,鲤鱼对供试农药表现较敏感,其次是鲫鱼和鲢鱼,而泥鳅对农药的耐药性最强;7种受试农药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相对于有机磷农药表现出较高的急性毒性,其受试鱼类的LC50皆在μg/L级;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与有机磷农药进行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除了暴露时间为24h、48h时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配对鲢鱼的毒性实验表现为协同作用外,其余皆为拮抗作用。
崇明岛常用农药的蔬菜毒理实验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产生的药害症状比有机磷类农药明显;30%氰戊菊酯乳液使鸡毛菜叶片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较毒死蜱液短;氰戊菊酯和毒死蜱液对鸡毛菜叶片细胞的POD、CAT的活性及鸡毛菜叶片细胞透性都有较大影响,基本表现出药害开始时活性上升,随着药害的产生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受到抑制的幅度加大,且氰戊菊酯的影响大于毒死蜱对鸡毛菜叶片细胞的影响。
现场实测数据,结合鱼类和蔬菜的毒理实验数据,为评估崇明岛农药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些适合崇明岛有机农药污染控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