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化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富而后教”“化民成俗”是统治者和思想家们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和构想。汉代建立初期,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统治者及思想家们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出路,不断的探索,终于周代的重视教化的思想令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教化在汉代正式确立起来了,继而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汉代教化中,孝悌力田制度的巨大作用是不得不被提到的。汉代重农轻商的思想和政策的推动下,统治者确立了孝悌力田制度来推动教化的发展。通过孝悌力田制度推选出的孝悌力田者产生于基层社会,他们与三老共同推进教化的进行。笔者试图通过对孝悌力田乡里教化的系统梳理来理清汉代孝悌力田在乡里的教化功能及特征。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孝悌力田是中国传统乡里教化制度的经典体现,从传统文化的两大核心和传统教育的两大特性的角度,阐释了孝悌力田是乡里教化功能的体现。第三部分介绍了孝悌力田确立的背景,包括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两部分。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汉代孝悌力田的乡里教化功能,包括它的起点——家庭和睦功能,核心——乡里教化功能以及乡里教化功能的扩展——社会和谐功能。一步步展现了乡里教化功能作为家庭和社会中间环节的承接作用,使得教化从社会的细胞家庭逐步扩展到乡里,则乡里“移风易俗”,再由乡里扩散到整个社会,使得整个社会都得到教化,而社会更加和谐与稳固。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汉代孝悌力田乡里教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奖惩并举、政教合一和立足三性三个特征。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本文在对汉代孝悌力田的乡里教化功能及其特征展开研究之后,发现汉代孝悌力田这个制度对当时汉代乡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业发展稳定,并促进了汉代乡里社会的和谐。这个研究不仅对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有着借鉴意义,而且能够有效地保障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