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栀子是我国主产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主要含有栀子苷、西红花苷、绿原酸酯、果胶、油脂等成分。其中栀子苷是栀子清热解毒的主要有效组分之一;栀子中提取的西红花苷类成分(栀子黄)与西红花中的功效成分组成类同,具有抗氧化损伤、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药理作用。本文对栀子的近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商品栀子有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与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之分。传统习惯入药用山栀子,入染料用水栀子。栀子黄在工业生产中常选用水栀子,但其相关质量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栀子苷(1)、西红花苷-Ⅰ(2)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双波长法测定水栀子中主要功效成分含量,为其质量分析方法提供科学参考。色谱条件:采用Cosmosil5C18-AR-Ⅱ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Oml/min;检测波长238nm(1)和440 nm(2)。结果表明,两种组分色谱分离良好,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线性范围依次为 50.16-501.6 μg/mL(r = 0.9999)、10.13-101.3 μg/mL(r= 0.9997),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77%、97.39%。此外,本文进一步建立了栀子鲜果色价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栀子黄色价为评价指标,对水栀子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后续深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提取条件及辅助提取等多种因素进行考察,同时考虑商业化生产成本,筛选出优化的栀子黄提取工艺。优化的提取方法为:以水为提取溶剂,在80℃下浸提60min,浸提2次。该方法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操作简便,所得栀子黄色价高等优点,可为规模化生产栀子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