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LiNi<,1/3>Co<,1/3>Mn<,1/3>O<,2>与改性尖晶石LiMn<,2>O<,4>的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电池性能和降低电极材料的成本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研发方向。目前已大规模商业化的正极材料还只有LiCoO2,但因其存在价格昂贵和有毒性等问题,故研发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其替代材料。本文在详细考查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取了性能优良的层状LiNi1/3Co1/3Mn1/3O2材料为研究重点,对其合成、掺杂、性能和嵌/脱锂动力学过程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还对廉价的尖晶石LiMn2O4进行了体相掺杂和表面改性研究。 研究了合成方法和沉淀剂选取、前驱体处理、热处理制度和配锂量合成条件对层状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表面形貌、晶格常数、比表面积、粒度分布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合成工艺为:采用NH4HCO3+Na2CO3为沉淀剂制备三元共沉淀前驱体,然后与Li2CO3均匀混合,锂配比为1.05,在950℃下热处理20h。 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层状LiNi1/3Co1/3Mn1/3O2材料,在2.5-4.6V、0.1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0.29mAh/g(以Li为负极);在2.75-4.2V、1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45.5mAh/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为98.41%(以C为负极)。其性能已接近美国能源部BATT计划所报道的同类产品,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LiNi1/3Co1/3Mn1/3O2中Co,Ni,Mn的主要氧化态分别为+3,+2,+4价,还有少量的Ni3+和Mn3+,并从晶体场理论解释了其氧化态分布机制。而LiNi1/3Co1/3Mn1/3O2的循环伏安曲线上主要存在3.95V氧化峰和3.69V还原峰,分别对应于Ni2+/Ni4+的氧化还原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型层状LiNi1/3Co1/3Mn1/3-xMxO2(M=Cr、AL、Mg)材料。结果表明,以掺杂Al3+、Mg2+的改性效果为好,当掺杂量x=0.05时,Mg2+、Al3+掺杂的材料在2.8-4.3V、0.1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9.23mAh/g,151.64mAh/g,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8%、96.7%。并从掺杂离子的离子半径和化学稳定性的角度,解释了掺杂离子在LiNi1/3Co1/3Mn1/3O2晶格中的占位及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作用。 采用交流阻抗法对层状LiNi1/3Co1/3Mn1/3O2材料嵌/脱锂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发现,该材料的交换电流密度和锂离子扩散系数均与嵌锂电位有关,交换电流密度在电位平台附近出现了最大值(1.03mA·cm-2),而锂离子扩散系数却出现了最小值(1.23×10-12cm2·s-1);而且掺杂对层状LiNi1/3Co1/3Mn1/3O2的交换电流密度和锂离子扩散系数有影响。 另外,以CrF3、AlF3和MgF2为掺杂原料对尖晶石LiMn2O4的体相掺杂研究发现,阴阳离子共掺杂对尖晶石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不及其对室温性能影响明显。其中以MgF2的掺杂材料(LiMn2-xMgxO4-2xF2x)的改性效果最佳,当掺杂量x=0.15时,室温下循环35次后的比容量为113.09mAh/g,容量保持率为98.08%,高温(55℃)下循环20次容量保持率为92.62%。 在尖晶石LiMn2O4表面包覆各种氧化物的表面改性研究发现,表面改性能提高尖晶石LiMn2O4的高温循环性能,但不同包覆层的改性效果也存在差异。表面包覆1.0%的SiO2/Al2O3的LiMn2O4在高温(55℃)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0.6mAh/g,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62%,而未表面处理的尖晶石LiMn2O4相同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仅为78.83%。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线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书家对现实社会文化的映射.在古人看来,线质才是书法的灵魂.目前有关隶书线质的论文或书籍较少,且多为常识性的介绍.基于这种情况,笔者通过研
期刊
子鼠呈瑞.可有趣的是,从《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苏轼《黠鼠赋》“异哉,是鼠之黠也”的兴叹中,我们不难发现,老鼠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在著名的昆剧《
期刊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营养价值颇高。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但柑橘汁70%仍需靠进口,柑橘榨汁品种比例不高、出汁率低、营养功能性不足等因素都严重制约中国柑橘汁产业的发展。
步骤一:以断线画出墙壁和房屋的轮廓线.画的时候需注意线条长短、顿挫的变化,并给下一步屋瓦的铺设留有余地.rn步骤二:画出前景石墙.注意上下方瓦片的铺设方向,中间的石块以
期刊
中国画的基本功是书法.潘天寿先生教导说:“每天早自修时间,千万别忘记必须练书法一小时.” “宁可三日不作画,不可一日不练字”.诚哉斯言,我在60岁后开始临帖,才使晚年书法
期刊
5.笔墨色彩与技法运用的基本原则rn中国画的笔墨、色彩及新技法的运用,作为中国画完整的语言系统,不但是一种表里同构的关系,而且是将物象最终落实到画面的唯一手段.在使用过
期刊
艺术是有规律的.找到规律,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关键因素.rn比如学画牡丹,首先要了解牡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牡丹被称为国花,是雍容华贵的象征,所以画牡丹要画出它的富贵之气.历
期刊
[20]遭遇隤((馈))纳,人物俱[堕]:车辆一旦遭到危险,人员与物资一齐坠入深渊.隤(tuǐ)纳:坠入深渊.堕(duò):落.rn[21]酷烈为祸:为祸惨重.rn[22]创楚:痛苦悲伤.创:通“怆”.rn
期刊
步骤一:勾线.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勾出兰花的叶子、花茎和花朵.分别以重墨和中墨勾勒出叶子的正面和反面,用淡墨勾勒兰花、花托及蝴蝶.勾线时,要注意线条的虚实变化,用笔要有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