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空间组合式三维坐标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生产、装备制造及科学实验设施建设等领域,对于狭长空间三维坐标精密测量有着迫切的技术需求。面对狭长空间地带的工业测量,单一工业测量方法很难满足测量要求,只能通过频繁转站来弥补量程的不足,难以兼顾局部精度与整体精度的统一,且空间点位误差的传播与积累难以掌控。单一工业测量系统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短距离测量精度很高,随着测量范围的增大精度衰减严重,而且需要多次搬站;全站仪测量系统测程较远,相对于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测量精度较低,但随着测量距离的增大精度衰减不明显。根据上述两种测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用型觇板构建全局控制测量的全站仪测量系统,和作为终端测量的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相结合,构成组合式测量方法,满足狭长空间三维坐标测量精度的要求。  跟据七参数三维坐标转换原理、全站仪测量系统与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误差特性,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出三维坐标转换精度模型、全站仪测量系统精度模型、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精度模型、构型参数对测量精度影响模型、公共点个数及布局对坐标转换精度影响等。依据上述仿真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得出最佳的测站位置、基准尺摆放位置、公共点个数及分布等形成指导狭长空间组合式三维坐标测量实验的理论基础。  通过狭长空间模拟实验,利用精密标定过的多用型觇板对全站仪的距离观测值进行改正,构建高精度的全局控制测量空间。利用公共点在两套系统下的三维坐标值,将终端测量数据转换到全局控制全站仪坐标系下,统一狭长空间坐标系统。最后,根据坐标转换精度和多次测量已知基准尺的长度中误差,对组合式测量系统进行精度评定。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组合式测量方法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对狭长空间地带工业测量工程的应用有着极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高精度GPS定位的关键是准确解算模糊度整数解,而搜索模糊度整数解需要提供一个可靠的初值和协方差阵。在快速定位时,由于观测时间较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病态方程组的求解问
随着测绘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空间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空间数据的挖掘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决策。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它作为空间数据处理的重要手
本试验以甜菜品种KWS9167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施氮量为0kg/hm2、50 kg/hm2、100 kg/hm2、150 kg/hm2、200 kg/hm2)和不同施氮方式(基肥与追肥比例为3:7和4:6,追肥于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有利于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国家旅游局和旅游管理各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