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时代课题,后申遗时期运河沿线古镇的保护、活化利用与运河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扬州大运河沿线古镇是大运河文化带传承发展的点状单元,是运河文化的物质载体,新时代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与古镇旅游的兴起,传统古镇保护理论难以体现运河文化建设,大运河沿线传统古镇的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深受影响,部分古镇逐渐没落消逝。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后,运河古镇的保护对运河文化传承、古镇发展和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古镇保护相关的研究背景,以扬州运河沿线古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运河线性文化、运河古镇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其次分析扬州运河沿线古镇发展的历史沿革、空间分布规律、职能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特点等,总结出运河沿线古镇现存问题;而后在传统古镇保护理论基础上,加入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理念,构建运河文化古镇保护理论基本模型,再运用模型具体对扬州运河沿线古镇从“文化、文旅、生态和宜居”四个方面提出相应保护策略;最后以扬州市江都区邵伯古镇的保护为研究实证,通过实地调研,获取邵伯古镇的遗产资源与文化特色,与运河文化结合考虑,分析邵伯古镇的现存问题,结合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古镇保护理论基本模型提出具体保护措施。通过对扬州段运河古镇的整体性分析,以邵伯古镇为实例论证,总结出古镇在特征职能、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都与大运河息息相关,对运河古镇的现存问题从不同层面提出保护思路,以期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下古镇保护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