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建筑节能评估和节能改造前,需要准确测量和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现状,对现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本文利用热流计法对某高校图书馆建筑外墙导热热阻进行了现场检测,并用算术平均法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运用FLUENT软件对墙体的导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实测围护结构热阻值与墙体热阻设计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墙体的导热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了稳态和非稳态情况下墙体三维导热过程中的模拟计算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验证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将实际测量数据作为数值模拟的输入参数,对实验墙体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并将模拟数值计算值与实验墙体的热阻测试值和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应用FLUENT对墙体进行了一维导热区数值分析,分别得出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情况下的墙体一维导热区,通过对过渡季节实验墙体的导热性能分析,得出该季节现场检测中室内外空气的控制温差。初步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室外气温昼夜周期性变化的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其算术平均法计算出的热阻值具有较高的准确度;2、由于墙体实际使用材料与设计不符等原因,导致墙体的热阻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有差异,计算墙体的传热系数时应以实测值为准;3、在此实验保温材料下该墙体的热桥影响范围:1.0m<y<2.5m, z<0.7m,在测点位置选择时应避开此位置;4、对过渡季节的计算结果表明,用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墙体的导热热阻时,需要考虑室外气温的周期性波动;其测试应将室内外的空气平均温差控制在18℃以上。针对本实验墙体进行的导热性能分析及其结果,对实际检测及其现场测点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显然不同地区、不同保温材料及不同墙体构造下,其导热性能分析结果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