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成都商报”转型“红星新闻”的个案分析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gaalove4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促使了手机移动端口的比重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传统纸媒纷纷推出自己旗下的新闻客户端,以应对新媒体的强势冲击,其中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异军突起,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并在2015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社会现状在不断地变化,受众的需求也随之改变,经历过第一轮转型的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如果安于现状只会逐渐失去用户的青睐,失去在社会舆论中的话语权,只有拥有革新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大众的新需求,找准客户端品牌定位的产品才能更稳固地立足业界。论文主要以《成都商报》这一地方纸媒移动客户端的转型升级历程为案例,分析其由地方纸媒转型为地方性客户端再转型为全国性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三部曲,结合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对“成都商报”新闻客户端的运营,“成都商报”转型升级为“红星新闻”的原因、策略,转型后的“红星新闻”特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试图通过个案的研究,探寻同类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转型的共性及经验教训,希望能够以一斑窥豹找到其中对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启示意义。从纸媒到“成都商报”再到“红星新闻”报业历经了哪些背景转变?成都商报的新闻客户端运营理念、产品定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成都商报的转型升级能够给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的转型升级起到哪些启事?这些问题成了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未来发展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大致解读国内外学界对新闻客户端发展的各方面研究情况,阐明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地方纸媒向新闻客户端转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陈述并分析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发展犹如雨后春笋、水平参差不齐、区域竞争激烈、发展水平不及央媒和其它国家级媒体。说明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进一步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内容、受众、推广营销三个方面探究“成都商报”客户端的具体运营。归纳“成都商报”在内容运营中深耕本地、重视民生服务,在受众运营中通过社群互动强化用户粘性,在营销中多渠道推广、市场化发展等特点。第三章,“成都商报”客户端转型升级为“红星新闻”客户端的原因、策略以及转型升级后的“红星新闻”客户端的特色。从叙事学角度对“红星新闻”的深度报道特色进行分析,展现转型后的“红星新闻”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第四章,成都商报新闻客户端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其中表现的同类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共性问题,以及基于这些问题的优化策略及其对于地方纸媒新闻客户端转型升级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2018年教育全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论断体现了劳动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劳动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生是我国未来的劳动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职生劳动素养,了解其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及其原因,进而探索出提升中职生劳动素养水平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
在“核心素养”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对新时代的教师教学手段和教育水平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需要从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一言堂形式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开展初中课堂的互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的热门问题,是在教师引导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求学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方向,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教师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教育学者已开展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然而,对于职业教育教师群体的关注,尤其是针对中职会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广东省中职会计教师为对象,开展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研究对高中平面设计课程相关内容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研究现状分析总结,通过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解读、高中美术教材的分析,以及高中美术教师与学生的采访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整理了当下高中平面设计课程的现状,发现高中平面设计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困境,最终结合高中美术课堂现状,通过视觉识别与理解判断、审美评价与功能表达、情境体验与思维创意、创意思维与表达四方面切入,整合了高中平面设计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中华美育精神
新媒体的发展和便捷发达的交通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但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愈发淡漠疏离。都市人在过热的期望(温馨幸福的家庭)和过冷的现实(落户难/房价高/薪资与消费不平衡等)双重压迫下,想要急切逃离城市喧嚣、渴求自由与美好生活。慢综艺在传播过程中以情感为隐形纽带与观众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或以爱情、婚姻、亲子、旅行、美食等情感源头牢牢捆绑受众情感,激发出受众心灵深处的情感记忆、唤起受众的情感共振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舟溪苗族芦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探究了芦笙这一少数民族乐器在黔东南舟溪地区得到广泛流传,获得良好的传承与发展的缘由,并试图分析了芦笙的社会功能与在苗族社会中的文化意义,且针对目前芦笙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目前,关于芦笙的研究多是从民俗、社会与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将历史文献与田野资料相结合来对芦笙文化传承与发展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黔东南舟溪苗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督导的本质是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其中,教育督学人员是教育督导的主体,肩负着行使督导职权、实施督导工作的重任,其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督导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教育督导责任区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到全面推进责任督学发展的新阶段,督学队伍建设越来越成为督导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督学队伍胜任力的提升作为促进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5G+互联网重构了中职教育生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生态的转变,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和文化整合载体,自媒体无处不在地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生活,同时给当代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当前的中职学生的管理提供新的渠道和方式。但由于中职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不强,管理知识和能力欠缺,往往会给中职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新的数据调查显示,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度在不断地上升,说明职业教育已经进入黄金时期,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在我国一线新增从业工作人员中的比例为70%以上。但是,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众说纷纭的改革探索阶段,需要深入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国际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研究大量相关文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文件颁布后,全国各地纷纷开始课程改革。改革至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教学上仍存在各种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应用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借助UMU平台的优势,设计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