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步行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干预效果,并研究其可能机制;2.根据步行运动处方的应用及BPV的改善效果——确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佳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3.了解步行运动对患者血清白蛋白、脂质、血钙等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有久坐不动习惯的98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前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在干预后6个月内,所有研究对象在原有基础上接受步行运动干预。干预措施:步行运动前的评估+运动处方的制定+步行运动的健康宣教+步行运动回访。分别在干预前3个月,干预后6个月比较患者透析前、透析中BPV、透析前血压、透析中血压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分析患者每周第一次透析治疗时的血压数据,将变异系数(CV)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次要结局指标为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脂质、血钙等生化指标。结果:1.共82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步行干预。经过6个月运动干预,运动频率为3~4天/周的患者透析前SBP、DBPmax(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运动频率大于4天/周的患者透析中SBPV、透析前SBP、透析前DBP、SBP极差、DBPmax、DBPmin(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2.经过6个月运动干预,中等强度运动的患者透析前DBP、SBP极差、DBP极差(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高强度运动的患者透析前SBP、透析前DBP、SBP极差、DBPma、DBPmin(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3.经过6个月运动干预,单次持续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的患者透析前SBP、透析前DBP、SBP极差、DBPmax、DBP极差(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运动时间大于60分钟的患者透析中SBPV、透析前SBP、透析前DBP、SBP极差、DBPmax、DBPmin(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下降。4.经过6个月运动干预,患者甘油三脂、血钙均低于干预前,血清白蛋白高于干预前(均P<0.05);血红蛋白、磷、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干预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磷、步行速度、运动时间、频率、平均每日步数与透析中SBPV相关;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超滤速率、平均每日步数与透析中DBPV相关。结论:步行运动干预可维持患者血压稳定,降低BPV;其中进行频率大于4天/周、时间大于60分钟、强度中等以上、每日平均步数大于8000步、步行速度大于1.0m/s的步行运动改善MHD患者BPV的效果更为显著;步行运动干预可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钙、甘油三脂代谢水平;步行运动可能通过避免低蛋白血症、降低血钙磷水平、促进脂质代谢有利改变降低患者BPV,从而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