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便开始逐步引起人们关注,各国学者通过传统的计量方法也证实了石油价格上涨与经济萧条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石油市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势必对中国经济带来更为显著的冲击。面对包括石油价格冲击在内的各种外生冲击的影响,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过程中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结构化的方法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广泛应用,为了使用一种新的方法分析石油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一个包含石油的DSGE模型,将石油价格波动作为外生冲击源之一。在经济波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回答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是否应该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的政策问题以及基于最小通货膨胀风险的货币供应机制选择问题。参数估计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对产出作出了顺周期的反应、对通货膨胀作出了逆周期的反应,但并未对石油价格冲击作出内生的响应,且石油价格冲击的持久性和波动率均强于其他外生冲击;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持久的紧缩效应,使得产出和消费下降并推高通货膨胀,而其他外生冲击的影响作用在引入石油冲击前后的两种模型中基本一致;通过最小化通货膨胀风险的货币供应机制比较分析发现,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风险,在进一步加大对产出和通货膨胀反应强度的同时,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