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水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污染导致了可利用资源量日渐减少,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和供需矛盾,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这些问题在人工活动频繁、地下水防污性差的玉溪市表现突出。水资源紧缺和地下水质污染已成为该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可持续开发、合理管理和保护地下水水资源成为玉溪市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环境地质调研基础上,依据地下水水质监测及民井调查资料,按地下水质量和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对玉溪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水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孔隙水普遍污染,可分严重污染、重度污染、轻度污染和未污染四种类型区;主要超标项目为NH4+、Mn2+、COD、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玉溪市中轴带的孔隙水质量基本不合格,合格区仅局部存在;地下水水资源功能快速丧失,并有恶化趋势;裂隙水和岩溶水水质相对较好,但演变趋势不乐观。文章采用DRASTIC指标体系和MAP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对玉溪市地下水系统的防污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系统的防污性总体在差—中等范围,可分为三种等级区。其中,市区地下水防污性基本在较差—差的范围,周边山地防污性中等。反映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易对盆地地下水造成污染。根据地下水系统防污性特点,结合地下水质量、可采资源量、实际开采量的综合分析,计算了不同富水块段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评价开采利用潜力和功能。总体看,盆地西缘和北东缘的岩溶水是本区优质的地下水资源,适宜各种用途,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目前主要用于农灌,未充分发挥“优水优用”的功能。其次,文章根据地下水质量评价、防污性评价和地下水开采利用潜力评价的结果,用层次分析法对玉溪城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做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地带主要为盆地西部和北部;地下水环境质量中等地带主要为盆地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差的地带主要为盆地中部玉溪大河附近。最后,根据玉溪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特点,从应急供水安全、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的角度,提出两个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和若干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并根据玉溪市的地下水主要赋存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