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色诊文献整理及常人偏色光电血流容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面部色诊的文献整理面部色诊历史悠久,其理论根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扬。然而,面部色诊一直以来都停留在宏观的、定性的研究层面,侧重于经验的、功能的描述,具有不确定性(缺少严格的标准、重复性差)、模糊性(不能定量);为使面部色诊研究向微观的、定量的方向发展,由经验的、功能的描述向阐述机制方向过渡,得到更加客观、准确的常人面色特征研究成果,为中医病证研究提供客观指标和研究基础;笔者在全面整理历代面部色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阐发了面部色诊理论,并进行了分类整理与评述。目的:了解面部色诊的历史源流、具体内容以及现代研究成果与概况,探讨面部色诊存在的不足,寻找研究对策。方法:手工查阅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历代有关中医色诊、‘中医面诊、面色诊的古籍,利用计算机检索并下载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然后按内容分类整理、系统归纳、发现问题。结果:1.面部色诊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扬。清代医家从宏观的、定性的层面对其理论广为阐发,涉及面部色诊的著作就有十多部;现代学者则从微观的、定量的角度进行研究。2.“气由脏发,色随气华”是面部色诊的基本原理;“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是面色形成的生理基础。3.面部色诊分区:《灵枢·五色》分法:“眉心上—阙上—咽喉;眉心—阙中—肺;鼻根—阙下—心;鼻柱—下极之下—肝;鼻尖—肝下—脾;颊—挟大肠—肾。”。《素问·刺热》分法:“额部—心,鼻部—脾,左颊—肝,右颊—肺,颏部—肾。”。4.面部常色是指常人面色,是健康人面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常色分为主色与客色。主色是与生俱来的基本面色和肤色,具有种族遗传特征,终生不变,中华民族属黄色人种,主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主色由于体质禀赋、季节、气候、环境等的不同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有常色偏赤、偏黄、偏白、偏青、偏黑之分。客色是因季节、昼夜、阴晴、气候等外界因素的不同,或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微有相应变化的正常肤色(特别是面色),属常色范围。5.“黄赤风热,青白主寒,青黑为痛,甚则痹挛,晄白脱血,微黑水寒,痿黄诸虚,颧赤劳缠。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是面部五色诊的基本内容。清·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将其概括为“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称作“望诊十法”。6.现代学者应用数码摄像技术、红外成像技术、色差计、分光光度计、光电容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和科研方法对中医面部色诊进行研究,内容涉及面部色诊分区、常人面色、五色诊以及病证相关等,研究主要围绕“客观化、定量化”展开。在客观化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存在诸多不足:技术不够成熟,仪器不够先进,循证研究样本数小,病种单一等。结论:1.面部色诊理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渊远流长。2.《黄帝内经》奠定了面部色诊的理论基础,对面部色诊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3.面部色诊理论历代医家多有阐扬,但其发展最为突出的时期是在清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林之翰在《四诊抉微》中提出“气由脏发,·色随气华”的理论观点,汪宏在《望诊遵经》中将面部色诊分区和五色诊的理论升华为“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望诊十法。4.历代面部色诊的研究都停留在宏观的、定性的层面,侧重于经验的、功能的描述,缺乏微观的、定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缺少严格的标准、重复性差)、模糊性(不能定量),阻碍了面部色诊理论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面部色诊,在客观化、定量化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尚存在诸多不足。5.使用先进可靠的研究手段,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对常人面色特征进行研究,是面部色诊研究中一项最为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应用光电血流容积技术对常人面色特征进行研究,可能是面部色诊研究的突破口,并实现面部色诊客观化,为中医病证研究提供客观指标和实验基础。第二部分常人五类偏色光电血流容积特征研究应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与Pc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匹配,检测331例常人面部五类偏色的光电血流容积参数,以获取常人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特征与正常参考值。目的:1.获得常人面部不同部位(额部、左颊、右颊、鼻头、下颌)光电血流容积特征与正常参考值。2.获得常人面部五类偏色(偏白、偏黄、偏赤、偏青、偏黑)光电血流容积特征与正常参考值,为临床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应用GD-3型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与Pclab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匹配,在电脑上进行检测与数据处理,仪器的使用遵循仪器操作规程,整个实验过程按照实验设计要求严格进行。结果:1.五部光电血流容积常值比较的研究发现:光电血流容积五部的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五部中反映心脏搏动的时间指标tag、tab、tae、teg与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tab/tag差异无显著性;反映血管功能和血流状态的指标tw、hb、hd、he、hf、hb/tab、hd/hb、he/hb、tw/tag因部位不同差异有显著性。指标hf大体呈“鼻部或右颊或左颊>额部或下颌”的规律分布;指标hb、hd、he、hb/tab大体呈“鼻部>右颊或左颊>额部或下颌”的规律分布;指标hd/hb、he/hb、tw/tag呈“额部或下颌>左颊或右颊>鼻部”的规律分布,与hb、hd、he、hb/tab的趋势大体相反。2.五类偏色光电血流容积常值比较的研究发现:五类偏色光电血流容积的共同规律是:不同偏色tag、tab、tae、teg、hf、hb/tab、hd/hb、tab/tag、tw/tag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偏色hb、tw、hd、he、he/hb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中,部分指标随偏色不同呈现出一定变化的趋势。.波幅指标hf和比值指标hd/hb变化的趋势一致,呈“偏黑>偏白>偏黄>偏赤>偏青”的趋势。tw/tag与hf、hd/hb的趋势大体相反。比值指标hb/tab呈“偏赤>偏黑>偏黄>偏白>偏青”的趋势。Hb、tw、hd、he、he/hb差异有显著性,hb“呈偏赤>偏黑>偏黄>偏白>偏青”的趋势。tw、hd、he、he/hb呈现的趋势与hb大体相反。而且五类偏色以上五指标的比较,偏青组与其它偏色组比较大多数差异都有显著性。结论:1.各部光电血流容积常值比较的研究,印证了“心华在面”、“面部色诊分区”、“鼻分属于脾”、“体表—内脏相关”的中医理论。2.五类偏色光电血流容积常值比较的研究,表明光电血流容积各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面色—血流容积变化的机理。3.常色五类偏色面部光电血流容积的研究说明:血管容积变化是面部常色不同偏色形成的生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养血调经立法的补肾调经汤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所有受试病例均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入选病例共60例,随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新定位,云南省腾冲市作为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有诸多宝贵的抗战遗址资源,对腾冲抗战遗址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其存在的
以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6-BA与NAA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
基于Bayes理论,提出了Winkler地基参数的动态识别方法。引入Mindlin理论,并利用考虑横向剪切效应板的基本方程,推导了Winkler地基上Mindlin板的控制微分方程。应用Fourier变换技
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益,是宪法为了保护个人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和自我决断的一种基本权利。互联网作为当代高科技的产物,特别是在通讯和传媒方面的意义尤为重大。随着
人口的不同指标从各种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不同层次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口数量对毛入学率的作用。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域性,因此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也会对高等教育
随着各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公司和个人通过网站提供服务、公布信息、交流知识。学生论文管理系统是利
本文以现代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对《史记·晋世家》进行了对比性的文本解读。选取《春秋》、《国语》、《左传》相关晋国事的不同记载与《晋世家》进行对照,进而探讨《史记》的
以福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福州市环境资源的优劣势,以及环境宜居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研究表明福州市环境宜居城市建设应采取增长型战略,并从水源保护
自古老的罗马法发展而来的诉前禁令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救济措施,在不同法系国家得以确立,虽有如“假处分”、“临时禁令”等不同表述,但本质功能都是在当事人实体争议得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