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绿色产业,西方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证实文化创意产业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决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资源利用、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我国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企业空间同构,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当前主要基于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因素,构建模型评价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出相关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经历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其发展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生态关系。生态位理论是研究物种形态变化的经典理论,从多维空间的角度分析物种在环境中的位置变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形态研究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方法论工具。因而可以借助生态位理论的观点和视角,将文化创意产业比拟为生态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比拟为生态位,对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分布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发展战略。本文基于生态位理论,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位指标体系,测度山东省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的“态”和“势”,分析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以期从宏观层面为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位的合理空间布局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并从微观角度对文化创意相关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山东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产业项目层次和多样化程度较高,部分地区投入较少、市场较窄;以济南、青岛、潍坊、济宁等优势种地区为中心形成了省会城市圈、鲁东地区、鲁中地区和鲁南地区四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各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重叠度比较高,区域特征明显,在利用各类资源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同时,近几年山东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佳,需要新动力的助推。本文有针对性地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山东省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泛化、特化和扩充发展战略,整体发展的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战略,并从微观层面提出了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