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植物材料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tanli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源于古人对植物材料的认识、选择、分类和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是古人围绕“衣食住行”生活开展的技术在“住”中的体现。本文以植物材料——草、竹、木三类为研究对象。以整体与个别、独立又交织的研究方法,揭示中国古代建筑中植物材料的应用智慧。从草、竹、木在建筑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出发,既发掘各自特色,又总结植物材料在建造技术上的通用性,从而尽量接近古人关于建筑植物材料应用的营造思维。本文第一章分别考证了草、竹、木三类植物材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应用范畴。第二、三、四章,分别从三类材料在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出发,讨论“轻便的草”在屋面营造中的方法及其材料属性在建筑中的表达;寻找“多变的竹”在传统竹器与古代建筑中通用的结构与构造方式,揭示竹材更适于受拉为主的轻型结构的特点;探讨“各异的木”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如何参与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营造中,总结中国古代建筑大木构架的用木原则,再次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以木为主材的历史特征,并以井干建筑为专题,从小料建构稳定结构的视角解读井干建筑的用木智慧。本文第五章是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以植物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的理论研究,阐释中国古代建筑植物材料的应用是源于生活的智慧与经验。
其他文献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体外呼吸、循环支持的手段,用于治疗顽固性的呼吸或心脏功能衰竭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通过与传统机械
O2O让一直徘徊在互联网大门之外的服务业抓住了互联网的机会,将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线下的店中消费。O2O正在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方向,但是O2O模式还并未真正实现商家、消费者
目的比较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治疗阶段不同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APL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5例及中低危组29例,均接受全反式维甲
简要介绍了Witco公司的直接法合成三甲氧基硅烷工艺及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