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中高速增长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各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和知识密集化改变了技术与就业结构。由于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当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群扩张性发展时,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使原有产业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从而吸纳大量投资,资金的涌入又促成了生产规模的再扩大和生产技术的再提高。高技术产业适时兴起,高技术制造业在高技术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问题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制造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是从高能耗、高污染、廉价劳动力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通过技术创新、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产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势必会影响到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的就业。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是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是关乎社会能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敏感问题。随着大学生就业供给量的逐年走高,就业需求与供给矛盾日益凸显。产业就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大学生就业与产业分布比重不一,产业吸纳知识劳动者受其技术结构制约,产业就业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研究高技术制造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可以得出高技术制造业到底是否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对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278家高技术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筛选,分析具有行业先导性的上市公司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从而得出高技术制造产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运用相关性、回归性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出样本上市公司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性:高技术制造业总体吸纳大学生、研发人员的能力强,高技术制造业不同行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不同。根据不同的就业吸纳能力,将高技术制造产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归类为区域分布、技术及研发投入、企业规模、政府政策,并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最后得出四点效应,并根据实证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从不同层面提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