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可谓是无比迅猛,而作为新媒体的代表产物——微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和烙印,它为中国网民的生活,亦或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理解以及对事物的接收方式都带来了潜移默化却又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的使用方式便捷性以及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也在为中国女性带来一个广阔的去充分表达自我的平台,为中国女性话语权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它使女性实现了“非自主性”到“自主性”表达的跨越,摆脱传统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以及传达女性意愿时的“二次加工”以及“主观性编辑”,在微博直接发布,保证“原汁原味”,且具有及时性,女性用户也可以手握新媒体时代的麦克风。在微博这个虚拟大熔炉中,女权行动的开展与女权意识的传播也在不断加温,全国各地的女权活动以及其要传达的女权意识会更大程度的呈现在女性用户面前,同时,微博中女性“粉丝”共同体的建立都提升了女权意识,而女权意识的传播促进了女性对掌握话语权的渴望。然而中国女性话语权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与男性平起平坐,中国女性话语权的继续提升依然存在着困局,比如当新闻报道通过微博的方式呈现时依然存在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这很难彻底消除。同时,女性在传统媒体报道中的边缘化现象也同样延伸至微博环境,这不仅体现在女性作为新闻主体时的边缘化现象,还有女性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时依然是边缘化的。另外,微博中参与公共领域话题讨论的意见领袖性别比例也是不平衡的,这直接影响了在微博中女性掌握主要话语权的能力。无论是现阶段的提升还是再提升的困局,都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现阶段中国女性网民利用微博使话语权得到了提升,微博的传播特征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它在无形中削弱了男性控制权,给女性独立发声的机会。微博时代的到来,与“男色消费”时代产生了碰撞的火花,使中国女性成为消费市场的预备“主宰者”,这给中国女性话语权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微博环境下中国女性话语权的现阶段提升也要归功于现代女性对自我社会性别角色的抗争,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微博中获取大量信息同时提升了自身权利意识,渴望摆脱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摆脱麻木不仁的奴性心理。而中国女性在微博环境中的发言权若是想要继续得到提升,则会受到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首先是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来源于男女两性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二者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的不同,也直接决定了在虚拟世界中女性的号召力不及男性。我国的传统男权思想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早已深刻内化在社会中每个人的心里,要想从根本上打破男权主义思想意识,也是一个十分艰难和漫长的过程。由于全社会男权主义思想的内化,中国大部分女性对自我社会性别角色也在进行着强调,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让自己按照男权思想所要求的方式去生活。另外,虽然女性目前在市场经济中是预备主宰者,而真正的主宰者依然是男性,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大部分依然迎合着男性的消费喜好,对女性负面形象进行利用去取悦男性而获利。即使前路还是有诸多困难,微博环境下中国女性话语权的提升依然为广大现代女性带来了让人无法忽视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比如强化媒体公正现代的性别意识立场、提升了媒体受众的性别平等化意识、促进了女性进入公共领域表达意见的行动。在这些益处的驱动下,中国女性话语权的再提升并不是无路可走。本文从正反两面,通过查阅文献、对微博环境的观察以及数据统计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现阶段女性话语权所迎来的曙光,以及话语权的再提升会面对的黑暗。中国女性话语权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微博环境为中国女性话语权所带来的利弊影响也已经有许多相关文献。笔者将中国女性话语权在微博环境下的提升划分为两个阶段,现阶段以及再提升阶段,以较为全面而非单一视角去分析,力求简洁深入。本文还有诸多不足,加之笔者对理论感悟还不够深入,只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为中国女性话语权的提升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